作者:周婷婷  单位:惠州玉兰口腔门诊部  发布时间:2025-08-29
5298

早上刷牙时,牙龈突然出血;与人交谈时,总担心口臭飘出去;吃苹果时,牙龈居然红肿疼痛——这些“难以启齿”的尴尬,可能都是牙周病在发出信号。牙周病从“轻微不适”到“牙齿脱落”,源于我们对它的“长期忽视”。

牙周病的症状与危害

1.症状

早期症状:牙龈颜色暗红,质地变得松软,轻触有疼痛感,刷牙或咀嚼硬物时出血,口腔有难闻的异味,牙龈轻微红肿。

中期症状:牙龈红肿更加明显,疼痛感逐步加剧,无任何刺激时牙龈自行出血,牙缝变大,牙齿变得敏感,口腔异味加重。

晚期症状:牙龈严重萎缩,牙齿出现松动、移位、倾斜的症状,咀嚼功能受损,牙龈反复脓肿,疼痛愈发剧烈,持续时间较长。

2.危害

心血管疾病:口腔内的牙周病菌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心脏,引发心内膜炎、冠心病,心梗与脑梗风险增大。

糖尿病:牙周病产生的炎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造成影响,血糖控制难度增大,糖尿病的病情加重。

早产:患有严重牙周病的孕妇,口腔内的细菌及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后,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早产风险增大。

牙周病长期忽视的原因

1.牙龈出血误认为“上火”

部分患者在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时,误以为是“上火”所致,自行服用清热、去火的药物。真正导致牙龈出血的原因是牙周炎症,受牙菌斑、牙结石的长期刺激,牙龈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变得脆弱、易出血。

2.口臭误认为“肠胃不好”

口臭常被误认为是肠胃不好所致,通过调理肠胃便可消除。牙周病是引起口臭问题的主要原因,牙周炎患者的牙龈沟内存在大量细菌、脓性分泌物、食物残渣等,这些物质发酵分解后会产生难闻的气味。

3.牙齿松动误认为“年龄大了”

牙齿出现轻微松动的症状时,很多人误认为是年龄增长导致身体机能衰退的正常现象,忽视了牙周病问题。牙周病是引起牙齿松动的主要原因,牙槽骨是牙齿的根基,牙周病导致牙槽骨吸收,失去根基的牙齿会逐渐松动,容易脱落。

牙周病的早期干预

1.日常护理

正确刷牙:使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的刷毛倾斜与牙龈呈45°,对准牙龈沟,用轻柔的力度使刷毛在原位轻轻颤动;每次刷2-3颗牙,按顺序将口腔内的牙齿全部刷完;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每次不少于3分钟。

使用牙线:牙齿邻面的菌斑及食物残渣需要使用牙线清理,取长度适宜的牙线,从牙缝处穿过,贴住牙面上下刮动,清除牙缝间的菌斑及食物残渣。

定期洁牙:洁牙俗称“洗牙”。洁牙是去除牙菌斑、牙结石的有效方法,建议每年至少洁牙1-2次,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良好习惯:少吃高盐、高糖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喝碳酸饮料,多吃富含维生素C、D及含钙的食物。

2.治疗方法

早期治疗:通过洗牙和局部用药消除炎症,改善口臭、牙龈出血等症状。

中期治疗:采用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使用专用的器械将牙根表面的牙结石和病变的牙骨质刮除,并将牙根表面修整光滑,降低细菌附着的可能性,加快牙周组织的愈合速度。

晚期治疗:牙槽骨出现明显吸收的症状时,先用牙周翻瓣术治疗,再用植骨术修复受损的牙槽骨。

需要“立即就医”的牙周病信号

刷牙出血:刷牙时,频繁出现出血的现象,即便只有少量的血丝,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及时干预容易引发牙周炎。

长期口臭:牙周病是引起口臭的主要原因,当通过刷牙、漱口等方式无法明显改善口臭时,可能是牙周组织出现严重的病变,细菌侵入牙周组织内部,在口腔内大量滋生。

牙龈萎缩:当发现牙龈逐渐萎缩,牙缝变得越来越大,说明牙槽骨开始吸收,随着牙槽骨吸收,牙齿将会失去支撑,不及时就医,可能会导致牙齿松动、咀嚼无力、甚至脱落。

牙齿敏感:吃冷、热、酸、甜等刺激性食物时,牙齿会产生明显的酸痛感,或是在刷牙时对牙刷的触碰有不适感,都说明牙周组织已经受损。

牙齿松动:牙齿晃动、门牙外突,说明牙周组织已经严重破坏,需要立即就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