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智  单位: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6
6952

在一些手术中需要进行硬膜外麻醉,那么为什么麻醉后需要平卧4-6小时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指的是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在应用这种方法时需要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到患者的硬膜外腔中,从而阻滞患者的脊神经根,麻痹其支配区域。从理论角度来看,硬膜外麻醉适用于除头部以外的所有手术,但从安全角度来看最好是将硬膜外麻醉应用在腹部及以下位置的手术。同时,低血容量以及休克患者、处于低凝状态的患者、精神病患者、穿刺部位感染患者等特殊人群不能进行硬膜外麻醉。常用的硬膜外麻醉药物具有穿透性强、弥散性强、起效快、维持时间长等特点,主要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如果患者不存在禁忌症也可以在椎管内阻滞的麻药中添加适量的肾上腺素,从而延长药物的麻醉时间。

为什么硬膜外麻醉后需平卧4-6小时

可预防头痛

    在进行硬膜外麻醉时需要通过细针穿刺硬膜外腔,便会导致硬膜外腔轻微受损,在这种情况下脑脊液可能会漏出,便会造成颅内压降低,导致患者出现低压性头痛。而平卧可以减少重力作用下的脑脊液压力差,减少脑脊液的外漏并促进穿刺孔的自然闭合,所以平卧4-6小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头痛。

可避免血压骤降

    硬膜外麻醉会阻断交感神经,导致下肢血管扩张、血液淤积,如果突然坐起来或站起来就可能会引发低血压。而平卧可以保持下肢静脉回流,减少因体位改变而导致的血压波动。同时,在平卧时身体处于水平位,重力不会对血液循环产生较大影响,这就可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因血容量不足而加重低血压的可能性。

可减少麻醉药物扩散

    在进行硬膜外麻醉后若过早改变体位可能会导致药物向头侧扩散过多,继而抑制呼吸或心跳。保持平卧状态可以使麻醉药物的作用范围更加稳定,减少麻醉药物的局部扩散,有利于降低麻醉药物蓄积的风险。同时,保持平卧状态也可以延缓麻醉药物的吸收速度,继而延长药物的镇痛效果,避免患者过早感觉到疼痛。

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实际情况表明,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误吸等,平卧4-6小时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首先,保持4-6小时的平卧状态可以减少身体活动,避免麻醉穿刺部位或手术切口因体位变化而出现牵拉、出血等情况。其次,硬膜外麻醉后患者的咽喉反射并没有完全恢复,保持平卧状态且将头偏向一侧可以预防误吸呕吐物或分泌物,继而降低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等问题的概率。

可便于术后监测与护理

    术后医护人员仍需要观察患者的身体指标,明确患者的情况,在硬膜外麻醉后平卧4-6小时可便于术后监测与护理。一方面,保持平卧状态可以让医护人员更好地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另一方面,如果术后留置引流管,保持平卧状态可以减少引流液的反流风险,增强引流的有效性。

可以调整硬膜外麻醉后的平卧时间吗

    在硬膜外麻醉后需要平卧,那么一定要平卧4-6小时吗?可以缩短或延长平卧时间吗?从具体情况来看,可以根据手术类型、患者的病情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调整平卧时间。第一,可适当缩短平卧时间。若患者在术后意识清醒、血压稳定、没有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就可以适当缩短平卧时间,提前尝试半卧位或侧卧位,但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坐起来;若在进行硬膜外麻醉时采用细针穿刺就可以减少硬膜外腔损伤风险,可将平卧时间缩短至2-4小时。第二,需延长平卧时间。如果手术过程中出现穿刺并发症就需要将平卧时间延长至12-24小时,从而降低患者出现脑脊液外漏和头痛等问题的风险;如果是老年患者、脱水患者、低血压患者或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将平卧时间延长至6-8小时,从而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若患者在术后出现了恶心呕吐等情况也需要适当延长去枕平卧的时间,避免出现误吸等问题。

    总之,在进行硬膜外麻醉后需要保持一段时间的平卧状态,从而预防头痛、避免血压骤降、减少麻醉药物扩散。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