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伟  单位: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妇幼保健院  发布时间:2025-08-06
10351

朋友聚餐时大快朵颐,深夜烧烤摊前举杯畅饮,节假日里顿顿大鱼大肉……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然而,在享受美食的狂欢过后,有些人可能会遭遇突如其来的剧烈腹痛,甚至被紧急送往医院,最终确诊为急性胰腺炎。这种看似与“吃”相关的急症,其实隐藏着致命风险,尤其需要三类高危人群提高警惕。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就像器官内部发生了一场“化学风暴”。正常情况下,胰腺分泌的胰液会通过胰管进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食物。但当胰管被堵塞或胰液分泌异常旺盛时,胰液会在胰腺内部提前激活,开始消化自身组织,引发剧烈炎症反应。患者往往会出现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如同刀割一般,还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诱因中,饮食因素占据了重要地位。大量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会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液;而饮酒则会直接损伤胰管黏膜,还可能促使胰液分泌增加,这两种行为叠加,极易引发胰管内压力骤升,诱发急性胰腺炎。因此,那些热衷于暴饮暴食、无节制饮酒的人群,早已被疾病悄悄盯上。

除了不良饮食习惯,以下三类人群更是急性胰腺炎的高危群体,需要格外注意:

胆道疾病患者是急性胰腺炎的“重灾区”。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等胆道疾病,可能会导致胆汁逆流进入胰管,激活胰液中的消化酶,引发胰腺炎症。临床数据显示,约有50%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有胆道疾病。这类患者往往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病,因为油腻饮食会促使胆囊收缩,可能导致结石移位,堵塞胰管开口。如果本身就有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胆道疾病症状,更要警惕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高脂血症患者也不能掉以轻心。当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过高时,可能会在胰腺内分解产生游离脂肪酸,损伤胰腺细胞,引发炎症。尤其是甘油三酯水平超过11.3mmol/L时,急性胰腺炎的发病风险会显著增加。这类患者平时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在进食大量高脂肪食物后,血液中甘油三酯迅速升高,就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因此,高脂血症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降脂药物。

有胰腺炎病史的人群属于疾病复发的高危群体。胰腺在经历一次炎症损伤后,胰管可能会出现狭窄、变形等问题,胰腺的分泌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再次受到不良因素刺激时,很容易再次发生炎症。这类人群即使症状缓解后,也不能掉以轻心,若不注意饮食控制、继续饮酒或存在其他诱发因素,急性胰腺炎复发的可能性极大,且每次复发都可能对胰腺造成更严重的损伤,甚至可能发展为慢性胰腺炎。

对于高危人群来说,预防急性胰腺炎远比治疗更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严格限制饮酒;胆道疾病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高脂血症患者要控制体重,坚持低脂饮食,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有胰腺炎病史的人群更要格外注意,定期到医院复查胰腺功能,避免诱发因素。

如果不幸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等疑似急性胰腺炎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黄金时间窗口有限,越早诊断、越早治疗,预后效果越好。不要抱有“忍一忍就过去了”的侥幸心理,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