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晶  单位:北京医院手术麻醉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5-06-27
6

“视力慢慢变窄,最后像通过一根吸管看世界……”这是青光眼患者的真实感受。作为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青光眼因其隐匿性和不可逆性被称为“沉默的视力小偷”。据统计,我国约有2100万青光眼患者,其中超半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如何守护我们的“视界”?本文带您科学认识青光眼。

青光眼是由于病理性的眼压升高导致进行性的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疾病。有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青光眼是全球不可逆盲的首要原因,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居世界首位。青光眼因为类型不同,症状和治疗也不同。早期青光眼一般没有症状,依靠体检或者常规眼科检查发现,等到患者自己有症状就诊时往往已经到了疾病的晚期。常见症状有眼疼、眼胀,头疼、视力下降、视野缩窄导致的行动不便,夜间明显等。其中比较典型的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时病人有无法忍受的眼疼伴头疼,同侧鼻根酸痛,恶心呕吐,视力急剧下降。青光眼的治疗原则是降低眼压。方式有滴用降眼压药水、口服降眼压药物、激光、手术。    青光眼类型多样,症状各异: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突发眼胀痛、头痛、恶心呕吐(易误诊为肠胃炎或偏头痛)。  

2.慢性青光眼:早期无症状,后期出现视野缩小、夜间视力差、频繁撞到门框等。  

3.儿童先天性青光眼:婴儿畏光、流泪、黑眼珠变大(需尽早手术)。  

那么青光眼确诊后如何治疗?

目标:控制眼压,延缓视神经损伤。    

1. 药物治疗:降眼压滴眼液(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停药)。  

2. 激光治疗:如SLT(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创伤小、恢复快。  

3. 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者,常见有小梁切除术等。  

青光眼无法治愈,只能通过降眼压延缓病情进展,保存现有的视功能。青光眼视功能损伤无法逆转,所以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发展到失明,这一点至关重要。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做常规眼科体检,测眼压查眼底。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远视、糖尿病这些青光眼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该提高警惕,

患者故事

60岁的王叔叔因“头痛”辗转内科就诊,最终确诊急性青光眼。医生提醒:“头痛伴视力模糊,一定要查眼压!”

日常预防指南

五招儿让“杀手”远离你

青光眼虽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眼疾,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和保健措施,我们可以降低患青光眼的风险并保护视力。

1、定期眼部检查

眼部检查如眼压测量、视野检查和视神经检查等,有助于及早发现青光眼的迹象并及时采取治疗。一般来说,在40岁之前,可每2至4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40至60岁,可每2至3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60岁后,应每1至2年进行一次眼部检。如果患有全身性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等,一定要妥善控制病情,并且定期检查眼部情况(一年一次)。

2、加强体育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保持身体健康,锻炼有助于血液循环,减少眼底瘀血,有助于房水的畅通循环,减低眼压。

3、合理用眼

黑暗环境下看手机等长时间的用眼过度、会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要注意适时休息,进行眼部放松运动,减轻眼部疲劳。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身体过度劳累后都易使眼压波动,所以要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劳累。

4、健康饮食

暴饮暴食、大吃大喝,都会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要注意饮食规律,合理搭配。便秘的人群在大便时常有眼压增高的现象,因此要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5、保持愉悦的心情

生气、急躁、精神受刺激,以及睡眠不安和失眠等,都容易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所以平时要注意减少生活和工作的心理压力保持心态平和、情绪愉悦,更不要为家务琐事焦虑不安!

如何揪出“沉默的杀手”?  

体检时查视力正常,是否能排除青光眼?  

医生:

"视力表检查只能反映中心视力,而青光眼最早损害的是周边视野。曾有患者视力1.0,但视野已缺损40%!确诊需三项‘金标准’:  

1.   眼压测量  (正常值10-21mmHg,但部分患者眼压正常仍发病);  

2.   眼底照相  (观察视神经杯凹比);  

3.   视野检查  (发现早期视野缺损)。"  

  提醒:    

 眼科常规体检≠青光眼筛查,高危人群需主动要求专项检查。  

治疗:患者最关心的4个问题    

1.患者:滴降眼压药水后症状消失,能否自行停药?  

医生:  

"绝对不行!青光眼是终身性疾病,停药后眼压反弹可能加速视神经死亡。我们遇到过患者自行停药3个月后失明的悲剧。"  

2.患者:手术治疗后是不是一劳永逸?    

医生:  

"手术只是‘疏通排水管道’(房水流出通道),术后仍需定期复查。约30%患者数年后需二次干预。"  

3患者:中医/保健品能治好青光眼吗?    

医生: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中医或保健品可替代降眼压药物或手术。盲目尝试可能延误治疗。"  

给特定人群的建议  

4患者:上班族如何预防青光眼?    

医生:  

"记住‘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看2英尺(约6米)外物体20秒。避免在黑暗环境中长时间刷手机——瞳孔散大会诱发房角关闭!

青光眼是一个可控制、可治疗的疾病,患了青光眼,没必要过分难过,我们改变不了事实,但是可以改变心态,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青眼,不要畏惧青光眼,积极配合治疗,完全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哦!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0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