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沙星”,很多人可能在药盒上见过这个名字,比如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它们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抗生素“大家族”,能够对付多种细菌感染,但在使用过程中也有许多讲究。下面将对“沙星”家族的关键知识进行简单描述,希望能够帮助需要的人正确认识这类药。
“沙星”家族到底是什么
“沙星”类药物的正式名字叫“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简单说就是专门对抗细菌的药。它们的特点很鲜明,比如能杀灭的细菌种类多、口服吸收好,部分也能打针用,所以常用来治疗身体多个部位的细菌感染。但要注意,它们只对细菌感染有用,如感冒、流感这类病毒引起的疾病,使用“沙星”进行治疗是无效的。因此,具体用药需根据医生嘱托,不可盲目用药。
记住3类常用“沙星”
“沙星”家族人不少,但人们日常接触多的主要是3类,各自的专长不同,用药时需要对应感染部位进行针对性用药。
诺氟沙星:比较擅长治疗肠道和泌尿系统等疾病。比如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引发急性肠胃炎,或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医生可能会开诺氟沙星进行治疗。它的口服剂型很常见,不过要注意,18岁以下孩子一般不能用。
左氧氟沙星属于能力更全面的成员之一,既能治泌尿系统感染,比如肾盂肾炎;呼吸道感染,比如细菌性肺炎、支气管炎等;还能对付蜂窝织炎等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生殖系统感染,如前列腺炎。它有口服片和注射剂,适用场景比诺氟沙星广,但副作用风险也需要多留意。
环丙沙星虽然偏科但是专业,尤其擅长对付特殊细菌,比如严重的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或者由一种容易耐药的绿脓杆菌引起的细菌感染,医生可能会选它。其也有口服和注射两种用法,常用来处理比较复杂的细菌感染,不过具体的使用方法需要根据医嘱而定,彼此的用法没有好坏之分,具有针对性即可。
用“沙星”前,必须知道4个禁忌
“沙星”虽好用,但可不是随便就能吃的,这4个禁忌一定要记牢,不然可能伤身体。
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禁用。“沙星”会影响骨骼和软骨发育,可能导致关节损伤,所以除非有特殊情况,比如没有其他替代药,且医生评估风险后决定,否则孩子绝对不能用。
孕妇、哺乳期女性慎用或禁用。孕期用“沙星”可能影响胎儿骨骼发育,哺乳期用药会通过乳汁传给宝宝,所以这两类人群必须找医生评估,能换其他药就尽量换。
有心脏、肾脏问题的人要谨慎。部分“沙星”,比如左氧氟沙星可能影响心脏节律,有心律失常、心动过缓等心脏病的患者使用该药物可能会加重病情;同时“沙星”主要通过肾脏排出,肾功能不好的人长期使用该药品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堆积,增加副作用风险,必须调整剂量。
不能和这些药、食物同服。1.含钙、镁、铝的药物,比如钙片、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等,同时不宜食用牛奶、豆制品等食物,这样会影响“沙星”的吸收,降低药效。通常两者服用时间要间隔2h以上;2.抗凝药,比如用来预防血栓的华法林和“沙星”同服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要监测凝血功能。
用“沙星”时,别忽视2个重要提醒
按疗程吃,别随便停药或加量。很多人感觉症状缓解了就自行停药,这样会让没被杀干净的细菌复活,还可能产生耐药性,从而导致以后治疗过程中再用“沙星”,细菌就不怕它了,药效会大打折扣。反之,也不能因为想快点好就加量,会增加副作用,比如恶心、呕吐、头晕,甚至肌腱炎、肌腱断裂等风险,必须按医生说的剂量和天数吃。
出现这些症状要立即停药就医。少数人用“沙星”可能出现严重副作用,比如:1.肌腱疼痛、肿胀,尤其是跟腱,可能突然断裂;2.皮肤瘙痒、红疹、呼吸困难,这可能是过敏反应;3.情绪异常,比如焦虑、失眠,甚至抑郁。一旦出现这些情况,要马上停药,及时找医生处理。
总之,“沙星”家族是对抗细菌感染的好帮手,但用对了才有效,用错了可能伤身体。记住该类药物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用,千万别自己买、自己吃,这一原则是安全用药的关键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