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检验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卫生检验可采用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本文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卫生检验方面的知识,尤其是理化检验在卫生检验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帮助您答疑解惑!
卫生检验的内容和意义
卫生检验指的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方法,依照国家卫生标准对环境、食品、饮用水、生产场所等卫生状况的检测分析,用于评估潜在的健康风险,协助预防疾病传播、控制污染风险、保障公众健康安全,以及为制定卫生规范及卫生政策、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
(1)食品卫生检验。采用适合的技术对食品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有害物质和污染物质(农药、兽药等残留,霉菌毒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食品外观形态、食品色香味、餐具消毒效果等进行检测、分析与评估,了解食物的营养状况、质量状况,确保食品符合卫生标准,杜绝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2)环境卫生检验。采用适合的技术对空气质量(如温度、湿度、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苯、可吸入颗粒物等指标)进行评估分析,协助开展空气污染防治工作,防止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各种健康问题;对水质(如浊度、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指标、pH值和硬度等化学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协助开展水污染治理工作,切实保障水质安全,防止因水质问题引起的各种传染病和其他健康问题;对土壤污染(如水分与通气、温度、pH值、有机质含量、营养元素、盐碱指标、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防范因土壤污染引起的各种健康问题。
(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采用适合的技术对公共场所的噪声水平和照明强度进行检测分析,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为公众健康生活提供舒适的环境与条件,保护公众听力、视力等健康;对公共场所的桌椅、门把手、公共用品等进行检测分析,尤其要细致检测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总数等微生物指标,查看是否存在威胁人类健康的污染源,控制细菌、病毒的传播及感染;对于餐厅、医院手术室、学校检测室等特殊场所进行专项检测和评估分析,查看是否存在潜在危险因素。
(4)微生物检验。通过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食品类微生物进行细致检验与分析,用于评估食品是否受到了微生物污染;通过对人体微生物、肠道微生物、妇科微生物等的检测分析,用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还能为医生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理化检验--卫生检验的一个重要分支
理化检验是借助物理、化学方法及相关仪器设备对物质的成分、结构、性质、含量等进行检测的一种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物质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及其他特性,理化检验是卫生检验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环境检验、公共场所卫生检验、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地方病检测都可能要用到理化检验方法。
(1)感官分析法。是观察被测物质外观、颜色、气味、滋味等指标的检测方法,经常用于评估食物的色香味、水中色度和臭味等。
(2)物理检查法。采用特定的仪器设备对物质的某些物理特性(如温度、密度、熔点等)进行检测分析。
(3)化学分析法。经常采用的有毒物筛查(如黄曲霉毒素检测)、微量分析(如重金属检测)等定性分析法,以及重量分析、滴定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
(4)仪器分析法。常用的有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电化学法等,其在卫生检验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将更加快速、准确。
(5)血液和体液检测方法。通过对血液、尿液等的检测分析,查看健康状况,为疾病诊断和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为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卫生,并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条件,需要认真做好卫生检验工作,采用适合的技术方法,控制好设备和环境变量等,以促进卫生检验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