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凤  单位: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9
15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大,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攀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据2024年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已突破1亿大关,其中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常见疾病尤为突出。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如何科学、有效地治疗精神疾病,成为我们药师及医疗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血药浓度监测(TDM)的世界,了解它在精神疾病个体化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精神疾病与药物治疗的挑战

精神疾病是一类复杂的慢性疾病,其特点在于大脑功能的紊乱导致行为、情感、认知等多方面的异常。由于病因复杂、病程长且易复发,药物治疗成为了目前最主要的干预手段。然而,精神类药物的治疗并非一帆风顺,它面临着诸多挑战——

1.个体差异显著:每个患者的生理特征、遗传背景、代谢速率等都不尽相同,导致相同剂量下药物的血药浓度可能相差20倍以上。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2.药物安全范围窄:许多精神类药物的安全治疗范围较窄,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的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

3.疗效评估困难:精神类疾病的疗效指标往往不够明确,加之起效时间长,使得医生和患者难以准确判断治疗效果。

4.服药依从性差: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认识不足、药物副作用难以忍受或经济原因等,服药依从性欠佳,进一步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血药浓度监测:精准治疗的钥匙

面对上述挑战,血药浓度监测(TDM)技术应运而生,它为精神疾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把精准的钥匙。TDM通过定期检测患者血液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帮助医生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实际作用情况,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1.优化治疗方案:TDM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确保血药浓度维持在最佳治疗范围内,从而提高疗效,缩短达到治疗浓度的时间。

2.降低不良反应:通过TDM,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因药物浓度过高而引发的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用药环境。

3.节省医疗资源:合理的药物剂量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开支,为患者和家庭减轻经济负担。

4.评估依从性:TDM还能间接反映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帮助医生识别那些可能隐藏的药物耐受情况或依从性问题,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5.指导药物调整: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出现药物相互作用或由原研药改用仿制药等情况时,TDM能够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指导药物的合理调整。

哪些患者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并非所有精神疾病患者都需要进行TDM,但以下几类患者应优先考虑——

1.处于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包括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的患者,这些阶段的患者对药物剂量的需求可能有所不同,TDM有助于确保治疗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2.特殊人群患者:如儿童、青少年、孕妇、老年患者以及智障患者等,由于他们的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能力可能与成人不同,因此更需要TDM的指导。

3.治疗无效或依从性差的患者:对于常规剂量下治疗无效、服药依从性难以判断或药物耐受性不佳的患者,TDM能够揭示潜在的问题,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4.存在药物相互作用或基因突变的患者:当患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或存在与药物代谢相关的基因突变时,TDM能够帮助医生识别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确保用药安全。

血药浓度监测(TDM),作为精神疾病个体化治疗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正深刻地革新着我们的治疗理念与实践模式。它不仅如同精准的导航仪,引领我们提高治疗效果,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还如同一位精明的资源管理者,助力我们节省宝贵的医疗资源。此外,TDM更是一位敏锐的“观察者”,能够精准评估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有力依据。

对于我们药师而言,熟练掌握TDM技术,并将其灵活、精准地应用于临床实践,无疑是我们肩负的一项神圣使命与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并肩,以TDM为利器,为精神疾病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共同奏响个体化治疗的“精准和弦”,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科学、合理的治疗下重获新生,共同迎接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