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盟  单位:岳阳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10
5679

动脉闭塞性疾病是威胁血管健康的常见疾病,手术是恢复血流的重要手段。然而,手术成功仅是治疗的第一步,术后居家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本文将从伤口护理与肢体功能维护两大核心入手,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一份科学、实用的居家护理指南。

一、伤口护理:预防感染,促进愈合

术后伤口是细菌入侵的潜在通道,也是观察病情的“窗口”。科学护理伤口需遵循以下原则:

(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日常清洁:术后早期(通常1-2周内)需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消毒液(如碘伏)清洁伤口周围皮肤,避免直接触碰伤口。若伤口有敷料覆盖,需遵医嘱定期更换(通常每2-3天一次),更换时注意观察敷料是否渗血、渗液或异味。

防水措施:洗澡时可用防水敷贴或保鲜膜包裹伤口,避免直接接触水。若伤口不慎沾水,需立即用干净毛巾吸干水分,并重新消毒换药。

(二)观察伤口异常信号

红肿热痛:若伤口周围皮肤出现红肿、温度升高或持续性疼痛,可能是感染征兆,需及时就医。

渗液异常:少量淡黄色或淡红色渗液属正常现象,但若渗液量突然增多、颜色浑浊或伴有脓性分泌物,需警惕感染。

愈合延迟:若术后2周以上伤口仍未愈合,或出现肉芽组织增生异常(如过度生长),需咨询医生。

(三)避免外力损伤

穿着宽松:选择柔软、宽松的衣物和鞋子,避免摩擦伤口。下肢手术患者需避免穿高跟鞋或过紧的袜子。

防止碰撞:术后早期伤口愈合脆弱,需避免剧烈运动或外力撞击,必要时可使用护具保护。

(四)遵医嘱用药

抗生素:若医生开具抗生素预防感染,需按时按量服用,切勿自行停药。

止痛药:术后疼痛可能持续数天至数周,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弱阿片类药物缓解疼痛,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

二、肢体功能维护:预防血栓,恢复活力

动脉闭塞术后,肢体血液循环的恢复是关键,但需警惕血栓形成、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以下措施可帮助患者科学锻炼,促进康复:

(一)早期活动:循序渐进

床上活动:术后24小时内可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下床活动:根据医嘱逐步增加活动量,术后1-2天可尝试坐起,3-5天可在家人搀扶下站立,1周后逐步尝试短距离行走。

避免久坐久站:每30分钟变换体位,促进静脉回流。严禁跷二郎腿,以免压迫血管影响血液循环。

(二)康复锻炼:科学设计

有氧运动:术后2-4周可开始低强度有氧运动,每次20-30分钟,每周3-5次。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以内。

抗阻训练:术后6周后可逐步加入轻量抗阻训练,增强肌肉力量,但需避免过度用力。

平衡训练:下肢手术患者可通过单脚站立、太极等运动提高平衡能力,预防跌倒。

(三)预防血栓:双管齐下

药物预防:术后需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物理预防:穿戴医用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夜间休息时可抬高患肢15-30度,减轻肿胀。

(四)患肢专项护理

保暖管理:避免因寒冷刺激引起血管收缩,加重局部缺血、缺氧。冬季保持室内温度在 20℃以上,外出时注意保暖。严禁使用局部热疗,以免烫伤。

足部清洁与保护:每日用温水清洁足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修剪指甲;若出现皮肤瘙痒,切勿用手抓挠,可涂抹医生推荐的保湿乳液缓解。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鞋袜,每日更换,保持足部干爽;严禁赤足行走,避免足部外伤。

运动禁忌与时机:当患肢发生坏疽、溃疡时,需卧床休息,避免运动加重局部缺血、缺氧。若存在动静脉血栓形成、腿部溃疡及坏死等情况,禁止进行Buerger运动,以免加重组织缺血或导致血栓脱落引发栓塞。

三、生活习惯调整:细节决定成败

(一)饮食管理:控脂控糖

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蔬菜)。

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高血压患者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吸烟是动脉闭塞的重要诱因,术后需彻底戒烟;酒精可能影响药物代谢,建议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二)定期复查:动态监测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返院复查,内容包括血管超声、CTA或DSA检查。若出现肢体发凉、麻木、疼痛加重或间歇性跛行距离缩短,需立即就医。

(三)心理调适:积极面对

术后患者可能因活动受限或疼痛产生焦虑情绪,可通过深呼吸、冥想或与家人沟通缓解压力。可加入病友互助小组,分享康复经验,增强信心。

四、紧急情况处理:分秒必争

伤口出血:若伤口渗血不止,需立即用干净纱布压迫止血,并抬高患肢,尽快就医。

肢体剧痛:若突发肢体剧烈疼痛、皮肤苍白或发绀,可能是急性血栓形成,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发热寒战:若体温超过38.5℃并伴有寒战,可能是感染性休克前兆,需紧急就医。

五、常见误区解读

误区一:伤口结痂即愈合。结痂可能是渗液干燥形成,需观察痂下是否红肿、渗液,避免痂下感染。

误区二:术后需长期卧床。早期活动可降低血栓风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误区三:弹力袜越紧越好。弹力袜需选择合适压力等级(通常为20-30mmHg),过紧可能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六、结论

动脉闭塞术后居家护理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患者、家属与医护团队的紧密配合。通过科学的伤口管理、合理的肢体锻炼、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加速康复进程。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