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锐  单位:蒲江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30
302

“医生,我天天喝牛奶、吃钙片,为什么骨密度还是越来越低?”65岁的王阿姨拿着最新的骨密度报告,满脸困惑地问道。这不仅是王阿姨一个人的疑问,更是困扰着我国近9000万骨质疏松患者的共同难题。传统观念认为补钙就能解决问题,但现实情况是,单纯补钙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现代医学逐渐认识到,骨质疏松不仅是“钙不足”的问题,更是“骨代谢失衡”的表现。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表现为骨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升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3秒钟就会发生一例骨质疏松性骨折。在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1/5患有骨质疏松症,其中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现代医学认为骨质疏松是“骨重建失衡”的结果,其与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下降、营养缺乏、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骨质疏松别只补钙

1.补钙存在哪些局限性?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单纯进行补钙是远远不够的。虽然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但单纯补钙存在诸多问题:(1)吸收率低:普通钙片的吸收率仅30%左右,不能达到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症的目的。(2)不能阻止骨流失:补钙只能提供原料,无法调节骨代谢,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善骨流失问题。(3)过量补钙存在风险:如果过度补钙还可能导致血管钙化、肾结石等问题,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

2.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存在哪些不足?目前西医主要治疗方法包括:(1)基础治疗:钙剂+维生素D。(2)抗骨吸收药物:双膦酸盐类。(3)促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但这些方法存在明显缺陷:双膦酸盐类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增加非典型骨折风险;促骨形成药物价格昂贵且需皮下注射;不能从根本上调节骨代谢平衡。

3.需要整体调节骨代谢。最新研究显示,骨质疏松治疗的关键在于:调节骨代谢平衡(成骨与破骨活动的平衡),改善骨微环境,提高骨质量。这正是中医“补肾壮骨”理念的现代科学依据。这充分说明了中医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优势及价值。

中医“补肾壮骨”的治疗方法

1.中药治疗:肾阳虚型,以右归丸、金匮肾气丸治疗;肾阴虚型,以左归丸、六味地黄丸治疗;脾肾两虚型以归脾汤合右归丸治疗;气滞血瘀型以身痛逐瘀汤治疗。除此之外,补骨脂、骨碎补、淫羊藿、杜仲等单味中药对骨质疏松症也非常有效。

2.针灸疗法:(1)体针:主穴:肾俞、命门、大杼、悬钟。配穴:肾阳虚加关元、气海;肾阴虚加太溪、三阴交;脾虚加足三里、脾俞;血瘀加血海、膈俞。(2)艾灸:适用于肾阳虚型,常选命门、肾俞、关元等穴。

3. 食疗养生:(2))推荐食材:黑色食物:黑豆、黑芝麻、黑米;坚果类:核桃、腰果;海产品:海参、牡蛎;动物骨骼:猪骨、牛骨汤。(2)食疗方:黑豆核桃粥:黑豆50g,核桃仁30g,粳米100g;杜仲猪骨汤:杜仲15g,猪骨500g,生姜3片;枸杞桑葚茶:枸杞15g,桑葚10g。

骨质疏松常见误区解析

如今,仍有很多人不了解骨质疏松症,对这个病存在认识误区。下面简单总结4个骨质疏松症常见误区,方便大家了解。

误区1:补钙就能治骨质疏松。单纯补钙吸收有限,需配合活性维生素D和运动。

误区2:喝骨头汤能补钙。骨头汤钙含量极低,脂肪含量高,不宜多饮。

误区3:骨质疏松是老年病,年轻人不用担心。骨量在30岁左右达峰值,年轻时就要注意储备。

误区4:中医见效慢,不如西药快。中医调理骨代谢更全面,配合西药效果更佳。

温馨提示

骨质疏松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纯补钙如同“亡羊补牢”,而中医“补肾壮骨”的理念则从根本上调节骨代谢平衡。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对于骨质疏松而言,就是“肾”的功能状态。建议大家坚持健康生活方式,40岁后定期检测骨密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4
来源:珠海市第三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
2025-08-01
来源:云浮市中医院...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