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宇飞  单位: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发布时间:2025-06-10
541

结直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虽然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的,但部分类型可能发展为结直肠癌。因此,了解结直肠息肉的相关知识,对于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结直肠息肉?  

结直肠息肉是指生长在结肠或直肠黏膜上的异常组织突起,通常由肠道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它们的大小、形状和性质各异,有些是良性的,有些则可能恶变。

 二、结直肠息肉有哪些分类?  

根据病理特征,结直肠息肉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腺瘤性息肉(可能癌变)  

管状腺瘤:最常见,癌变风险较低(约5%)。  

绒毛状腺瘤:较少见,但癌变风险较高(15%-25%)。  

管状绒毛状腺瘤:混合型,癌变风险介于两者之间。  

2、非腺瘤性息肉(通常不癌变)  

炎性息肉:由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引起,一般不会恶变。  

增生性息肉:常见于直肠,通常无害。  

错构瘤性息肉:如幼年性息肉、Peutz-Jeghers综合征相关息肉,癌变风险较低。  

三、结直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结直肠息肉无明显症状,尤其是早期阶段。但随着息肉增大,可能出现以下表现:  

1、便血: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附着于大便表面。  

2、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或大便变细。  

3、腹痛或腹胀:尤其是较大的息肉可能引起肠梗阻。  

4、贫血:长期隐性出血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  

注意:许多症状与痔疮、肠炎等疾病相似,因此需通过医学检查确诊。

四、结直肠息肉有哪些危害?  

1、癌变风险:腺瘤性息肉可能进展为结直肠癌,尤其是直径>1cm、绒毛状成分多的息肉。  

2、出血与贫血: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贫血。  

3、肠梗阻:巨大息肉可能阻塞肠道,引起腹痛、呕吐等急症。  

五、如何早期发现并诊断结直肠息肉?  

早期发现是关键!推荐以下检查方法:  

1、筛查手段  

结肠镜检查:金标准,可直观观察息肉并取样活检。  

粪便潜血试验(FOBT):检测大便中的潜血,适用于初步筛查。  

粪便DNA检测:可发现与息肉或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  

多排螺旋CT结肠成像(虚拟结肠镜):适用于无法耐受肠镜的患者。  

2、高危人群筛查建议  

一般人群:建议45岁起定期筛查(如每5-10年一次结肠镜)。  

高危人群(有家族史、炎症性肠病、既往息肉史):需更早(如40岁前)并增加筛查频率。  

六、如何预防和治疗结直肠息肉?  

 1、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多吃膳食纤维(蔬菜、水果、全谷物),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摄入。  

控制体重:肥胖增加息肉风险。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与息肉发生相关。  

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降低风险。  

阿司匹林(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部分研究表明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腺瘤复发。  

2、治疗方法  

内镜下切除:结肠镜检查时可直接切除小息肉(如钳除、电切)。  

手术切除:适用于巨大或疑似癌变的息肉(如腹腔镜或开腹手术)。  

定期随访:切除后需根据医生建议复查(如1-3年后再查肠镜)。   

结直肠息肉是常见的肠道病变,部分可能进展为癌症。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定期筛查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如果你有相关症状或属于高危人群,建议尽早咨询医生并进行检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