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坤勇  单位:四川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7-30
5950

色素痣一般是由伴有或者不伴有色素的痣细胞,聚集在皮下或者表皮基底层形成的良性病变,其色素是由黑色素细胞合成,并分泌到周围的上皮细胞,起到散射和吸收紫外线的作用。色素痣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最常见的黑色素细胞痣,根据痣细胞在皮肤的聚集部位分为皮内痣、交界痣和复合痣三类。

皮内痣是成人色素痣中最常见的类型。痣细胞通常位于表皮下,多见于真皮浅层,少部分也可以位于皮肤附件周围和网状层,常伴有色素沉积。痣细胞可以呈巢状、条索状、假腺样。皮内痣通常具有成熟现象,这个特征是病理医生鉴别黑色素瘤和皮内痣比较重要的线索。根据痣细胞形态可以分为:1. 小型痣细胞或淋巴细胞样痣细胞;2. 多角型或上皮样型痣细胞;3. 梭形细胞,细胞呈长梭形或者短梭形,似纤维母细胞;4. 多核细胞,细胞较大或大小不一,一般有多个核;5. 透明细胞或气球状细胞。皮内痣发生恶变极为罕见。

 交界痣痣细胞位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可以在皮肤乳头层,也可以在延长的上皮脚。大体上皮与周围皮肤持平或轻度隆起,呈褐色,基本上无毛发附着。掌跖部位的痣,大部分为交界痣。交界痣恶性变的概率比皮内痣高。如果在皮肤摩擦部位发现有色素痣,不要抓挠它,避免刺激痣细胞。有些交界痣在外界刺激情况下,会大大提高其恶性变的概率。如果色素痣部位出现痛、痒情况要及时就医。如果色素痣出现破溃的情况也要及时就医,最好切除色素痣送病检,以排除恶性变的可能。

复合痣具有皮内痣和交界痣两者的特点,痣细胞位于真皮及表皮交界处,同时皮下也可以见到痣细胞。通常其上半部分,特别是表皮内部分,色素较丰富。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皮内部分的细胞数目可以减少。

不同部位的色素痣有一定的形态学特征。如掌跖部色素痣,通常终生保持交界痣形态。头皮部色素痣,通常伴有神经分化。外阴部位色素痣常较大、不规则。

另外还有比较少见的蓝痣、Spitz痣等。其中Spitz痣又称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痣。曾用名幼年性黑色素瘤、良性黑色素瘤等,容易产生误解,已经弃用。

典型Spitz痣发生在青春期前,为颜面部高出皮肤的粉红色结节,肉眼观察易与血管瘤混淆。组织学上大部分为复合痣,少部分为皮内痣和交界痣。痣细胞由两种较为特殊的痣细胞构成:1. 梭形痣细胞,细胞呈巢、束状、漩涡状排列,常与表皮垂直;2. 上皮样痣细胞,胞浆宽,形态不规则,细胞界限清楚,可见假包涵体,类似恶性细胞。Spitz细胞大多无色素,真皮层常有水肿,血管扩张,难以见到核分裂,这些都提示良性。有些病例在真皮与表皮交界处可见嗜伊红玻璃样小体沉积。                                                               

      Spitz痣由于可形成较大结节,成年人发病,细胞团可侵及表皮内,细胞有较大异型性,组织形态多样,可形成促纤维增生、Paget样、血管瘤样及丛状型,容易误认为黑色素瘤。通常黑色素瘤伴有BRAF、NRAS基因突变,Spitz痣不具有这些基因突变。

      蓝痣伴有大量色素,痣细胞较少,通常被色素覆盖,肉眼常呈蓝色。普通型蓝痣常位于头颈及上肢。显微镜下痣细胞常位于真皮中层及深层,多位于皮肤附属器周围,也可侵及皮下脂肪组织,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细胞型蓝痣常见于腰骶部,比普通型蓝痣稍大,常大于1.5cm。显微镜下痣细胞极度丰富,主要为平滑肌及肌纤维母细胞样,常累及皮下组织。蓝痣通常需要与黑色素瘤鉴别,这需要由病理医师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确定:如果出现成熟现象,没有交界形态,细胞增生不活跃,没有表皮浸润,没有炎症反应,缺乏异型性和核分裂,通常提示为良性色素痣。如果在形态学上无法鉴别时,可以加做BRAF、NRAS基因检测,恶性黑色素瘤通常会有这些基因改变。

     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色素痣具有以下特点,需要及时就医,寻求医生专业评估:1. 色素痣位于经常摩擦部位;2. 色素痣边界不清;3. 色素痣近期突然长大等。经过医生评估后,如果手术切除,可以做病理检查,以明确色素痣的类型。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