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富燕  单位:资阳市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13
834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关节疼痛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医以 “通则不痛” 为理念,通过辨证施护与科学锻炼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可有效缓解疼痛。以下从四方面为老年人关节疼痛管理提供实用且贴心的指导。

中医视角下的关节疼痛病因病机

老年人关节疼痛的成因,中医主要归纳为三类:

1.肝肾亏虚:随年龄增长,肝肾精气渐虚,肝主筋、肾主骨功能减退,筋骨失养。表现为腰膝酸软、关节隐痛,活动后加重、休息稍缓,伴头晕耳鸣、夜尿增多。

2.外感风寒湿邪:老年人气血运行缓、卫外弱,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痹阻经络。症状为关节冷痛剧烈,遇寒加重、得温减轻,屈伸不利,局部皮温低。

3.气滞血瘀:跌扑损伤或慢性劳损致气血瘀滞,久病入络。特点是关节刺痛如锥,位置固定,夜间尤甚,活动受限,局部可见瘀斑。

辨证施护的中医护理之道

针对不同证型的特点实施个性化护理是中医缓解关节疼痛的核心所在。

肝肾亏虚型

1.主症: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活动不利,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有所缓解。

2.护理要点:滋补肝肾,强筋健骨。

3.中药足浴:取杜仲、桑寄生、牛膝各30克,制首乌20克,加水2000毫升煮沸20分钟,待水温适宜(40-43℃)时,浸泡双足,每次20分钟,每日1次。

4.穴位按摩:选取太溪、肾俞、命门三个穴位,每个穴位按揉3-5分钟,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风寒湿痹型

1.主症:关节冷痛剧烈,遇寒疼痛加剧,得温疼痛减轻,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温较低。

2.护理要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3.艾灸疗法:采用温和灸法,选取阿是穴、关元、足三里,每个穴位灸15分钟,艾条距离皮肤2-3厘米,注意避免烫伤。

4.中药热敷:将艾叶、透骨草、威灵仙各20克研成粗末,用黄酒调匀后敷在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1次。

气滞血瘀型

1.主症:关节刺痛如锥,疼痛位置固定,夜间疼痛更甚,关节活动受限,局部可见瘀斑。

2.护理要点: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3.穴位贴敷:取红花、乳香、没药各10克,研成末后用醋调成糊状,贴敷在血海、阳陵泉两个穴位上,每贴保留6-8小时。

4.推拿手法:采用滚法、揉法放松关节周围肌肉,点按阿是穴、合谷,最后用擦法使局部产生热感,促进瘀血消散。

科学有效的居家锻炼方案

适度锻炼可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需遵循“动静结合、循序渐进”原则。

关节活动度训练1.频率:每日 1-2 次,每个动作 10-15 次,以不加重疼痛为度。2.动作:颈椎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肩关节前平举、侧平举、后伸摸背;

膝关节坐位/卧位缓慢屈伸;踝关节勾脚、绷脚及旋转。

肌肉力量训练1.频率:每周 3-5 次,每组 10-15 次,逐步增强度。

1.等长收缩:坐位伸直下肢,绷紧大腿肌肉;仰卧屈膝,抬起臀部使腰部离床。

2.抗阻训练:上肢用弹力带做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伸;下肢坐位,脚踝套弹力带直腿抬高,或站立位膝关节屈伸抗阻。

有氧运动选择低冲击性运动每次30分钟,每周3-5次。

注意事项

1.运动防护:锻炼前热身5-10分钟(关节环绕、肌肉放松),运动后做整理活动,避免突然停止。

2.饮食调理:肝肾亏虚者多吃黑芝麻、核桃;风寒湿痹者适量吃生姜、羊肉;气滞血瘀者宜食山楂、黑木耳。

3.生活调摄:注意关节保暖,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负担,避免久站久坐,定时更换体位。

4.病情监测:若关节肿胀、疼痛加剧,活动受限明显或发热,及时就医。

5.用药安全:外用注意皮肤反应,口服需遵医嘱,防止药物相互作用。

结语

总之,通过中医护理和合理的居家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人的关节疼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以达到最佳效果。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