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患者而言,血液透析的护理事项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血管通路的护理
意义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关键,承担着将血液引出体外进行排毒、排水的重任,因此,保持血管通路的清洁、通畅和完好至关重要。
措施
保持清洁:患者应定期清洁血管通路部位,避免感染。在透析前后,护理人员应对血管通路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并佩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避免压迫:患者应避免用力压迫内瘘处,以免造成损伤、出血或血栓形成。透析结束后,应轻轻按压针眼处,直至不再出血,但不可过度用力。
定期检查:患者应定期检查血管通路的通畅度,明确是否有震颤。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处理。
饮食护理
意义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同样重要,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措施
限制水分摄入:根据患者的体重、超滤量和尿量,合理控制水分摄入。避免摄入过多水分导致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
限制蛋白质和电解质摄入:根据患者的肾功能和营养状况,合理限制蛋白质摄入。同时,应控制钾、磷等电解质的摄入,防止高钾血症、高磷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保证营养摄入:患者应保证足够的热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可采用高热量、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维持身体所需营养。
血压监测与管理
意义
高血压和高血糖会对肾脏继续造成损害,因此,患者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并按时服药控制血压。
措施
定期测量血压:患者应每天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数据。如发现血压异常波动,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按时服药: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等药物,不得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同时,应注意药物副作用,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意义
血液透析患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低血压、失衡综合征、高血压、贫血、感染等,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是护理中的重点。
措施
低血压:透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避免过快超滤。可采取头低脚高位、减慢超滤速度等措施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如发生低血压,应及时调整透析参数或给予药物治疗。
失衡综合征:首次透析或透析间隔过长时易发生失衡综合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通过增加透析次数等预防措施来降低发生率。如发生失衡综合征,应立即停止透析并给予相应治疗。
高血压:患者应限制盐分摄入,避免情绪激动,按时服用降压药以有效控制血压。
贫血:根据病情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必要时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同时,应定期检查血常规等指标以监测贫血状况。
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和居室通风干燥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患者应勤换衣物、勤洗澡,并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进行透析器和管路的消毒。
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意义
血液透析患者常因疾病和治疗带来心理压力,因此,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同样重要。
措施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透析治疗的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等。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生活的调整
意义
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对生活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治疗需求。
措施
作息规律: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适当锻炼: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户外锻炼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但透析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低血压等不适。
避免烟酒:患者应戒烟限酒,以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和损害身体健康。
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评估透析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
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事项涉及多个方面,只有全面细致地做好这些护理工作,才能确保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