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膏固定期间的护理质量,直接关系骨折的恢复情况和效果。本篇文章将带领你识别石膏里的“康复暗号”,解析石膏里的“骨头修复密码”,教会你石膏固定期间的居家护理小技巧,助力您轻松应对石膏护理难题和快速康复
1 哪些情况要用石膏固定?
四肢闭合性骨折、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闭合伤口者、病理性骨折等骨折患者,在经过手法复位或切开复位之后,需要用石膏固定,保持骨折断端稳定,并为骨折愈合创造稳定环境;关节损伤和关节脱位复位后,也可能需要用石膏固定,以防止再次脱位,以及促进韧带等组织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肌腱断裂或损伤,在经过手术修复之后,利用石膏固定可以减少局部张力和促进组织恢复,防止损伤加重;畸形矫正手术之后,用石膏固定可以保证手术的良好效果,为新的骨骼、软组织生长提供稳定的环境。
2 石膏固定不是终点,康复护理也很关键
为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和促进骨折愈合,需要及时接收石膏里的“康复暗号”,落实好各种康复护理小技巧。
(1)注意石膏固形。石膏在没有完全干透之前容易变形断裂和产生凹陷,这段时间最好不要搬动患者,以免影响石膏的固定作用和形成压迫点;而且,在打好石膏之后,不能立即活动,不要用手指按压石膏,耐心等待石膏完全硬化。一般而言,医用高分子石膏2~3分钟开始固化,需要15分钟左右才能完全硬化。
(2)保持石膏干燥和清洁。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防止石膏与水、尿液、粪便或食物等接触,以免引起石膏软化和污染。所以,洗澡时可以用保鲜膜、塑料袋等将石膏包裹住;尽量避免雨天出行,以免石膏软化失效;如果石膏不慎被浸湿,可以将吹风机调成冷风档,之后对着浸湿部位彻底吹干;如果发现石膏被污染,可以用软布蘸上清洁剂将污染物擦拭干净,之后再用干布擦干。
(3)保持正确的体位和有效固定。将患肢抬高,通常高于心脏水平10~20cm左右,用于减轻局部肿胀;如果因为肢体肿胀、消退,导致石膏过紧或过松,都应该及时到医院处理和更换,主要是因为过松会影响固定效果,过紧会产生压迫,造成局部疼痛、破溃或肢体苍白、青紫、麻木等,甚至引起肢端坏死或缺血性肌萎缩,严重影响骨折后恢复和愈合。
(4)观察石膏内外有无异常。如果石膏内有腐臭气味,则提示伤口感染、有压疮形成或组织坏死,应及时到医院开窗检查,处理各种异常情况;如果石膏内有明显渗出,也需要及时到医院处理,及时处理局部伤口的不良情况,千万不要像石膏内塞入棉花、纸巾等异物,以免引发皮肤溃烂;如果石膏表面有缝隙、变软或断裂,不可以自行修补,需及时到医院更换。
(5)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骨折患者血液循环、消肿和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助力骨折患者快速康复。所以,那些没有固定的关节都可以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如前臂石膏固定着,可以进行肘关节、肩关节和指关节的一些活动(如骨折后1~2周可以进行肘关节屈伸活动),下肢石膏固定者可以进行踝泵运动、肱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需要注意的是,活动和训练要结合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杜绝剧烈运动,避免穿戴石膏进行负重活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6)石膏拆除。不能私自拆除石膏,一定要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和评估,确保达到恢复程度;石膏拆除之后,可以逐渐加强功能训练(如扶拐下地行走、平衡功能训练、手指爬墙等),以促进骨痂生长和骨折愈合。
(7)其他方面。如果石膏固定部位瘙痒难耐,可以将风筒调成冷风档,之后对着石膏缝隙吹,用于缓解瘙痒感,不要用手抓、用棉签或棍子去戳,更不要直接拆开石膏抓痒。谨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确保各种异常情况能及时处理,科学调整护理方案。
综上所述,石膏护理是康复护理的关键环节,掌握各种护理小技巧和注意事项,并认真落实好,能够助力我们快速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