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一城  单位:博白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3
14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打呼噜是一个普遍现象,许多人甚至将其误认为是“睡得香”的象征。然而,这种看似无害的鼾声背后,可能潜藏着严重的健康风险——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种疾病不仅会降低睡眠质量,还会对身体的多个系统造成损害,严重时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定义与类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现象。通常情况下,如果睡眠时呼吸暂停持续时间超过10秒,或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次数超过5次,并伴有白天嗜睡、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即可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害

心血管系统受损。频繁发生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现象会导致身体缺氧。为了应对缺氧状况,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导致血压升高。长期的夜间血压波动,可能会损害血管壁,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风险。此外,缺氧还可能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严重时甚至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乃至猝死。

神经系统影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长期如此,会出现白天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症状,还与认知功能障碍、痴呆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加速大脑衰老和神经退行性病变。

代谢紊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干扰人体正常的代谢功能。长期的缺氧状态会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血糖水平升高,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同时,机体的脂肪代谢也会受到影响,引起血脂异常。

其他系统影响。除了上述系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还会对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此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还会导致患者情绪改变,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肥胖。体重超标会导致颈部脂肪堆积,使上气道变窄,增加气道阻塞的风险。

年龄与性别。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此外,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遗传因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显示出一定的遗传倾向。若家族中存在该综合征的患者,其他成员的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同样会提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风险。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目前,多导睡眠监测(PSG)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金标准”。通过在患者身上连接电极和传感器,监测睡眠过程中的脑电图、眼动图、肌电图、心电图、呼吸气流、血氧饱和度等多项指标,能够准确判断呼吸暂停的类型、频率和严重程度。对于一些不方便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的患者,也可以选择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进行初筛。

治疗方法。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轻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首要的治疗策略是尝试改变生活方式。这包括控制体重,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来减轻体重;戒烟限酒,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避免仰卧位睡眠,改为侧卧位睡眠,以降低上气道阻塞的风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长和优质的睡眠质量。气道正压通气疗法:对于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气道正压通气疗法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口腔矫治器的应用:对于轻中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特别是那些下颌后缩的患者,可以使用特定的口腔矫治器。这种矫治器能够将下颌向前牵引,从而扩大上气道空间,减少气道阻塞的情况。外科手术干预:对于那些存在明显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例如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鼻中隔偏曲等)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通过切除过度肥大的组织或矫正畸形结构,可以改善气道的通畅性。然而,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并非适合所有患者,因此必须严格评估手术适应症。

总结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非只是简单的打呼噜,而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存在打呼噜且伴有白天嗜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避免延误病情。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重获健康睡眠。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0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