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颈椎病的概述
颈椎病属于骨科领域比较常见的典型病症,它的发病机理牵涉到颈椎长时间的姿势不良、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颈椎处在头部和躯干之间的关键枢纽地位,它既要承担起稳固头颅的重要任务,也要为神经和血管提供必须的通路支撑。一旦颈椎发生病变,就会累及神经、血管以及肌肉组,于是产生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
二、日常保健措施
1.正确的姿势
办公环境下,正确的坐姿对于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显示器的高度要调整到与视线平行,椅子的设计也应遵循人体学生物力学原理,长时间弯腰驼背或者身体前倾这些不良姿势要尽量避免,每过一小时就起身活动,做一些伸展运动,这样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疲劳的症状。
2.颈部锻炼
轻柔的颈部伸展练习能够缓解肌肉紧张状况。具体操作如下:慢慢向前倾下头部,让下巴贴近胸骨,持续10到15秒之后再回到原来位置,然后抬头仰望天花板,也维持10到15秒。接着做左右侧屈的动作,耳朵尽量靠近对应的肩膀,每次保持10到15秒。最后做颈部旋转运动,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转3到5圈,在整个过程中要保证动作连贯流畅,还要控制力度不要过度用力。
3.避免不良习惯
长期低着头玩手机成了引发颈椎病年轻化的重要原因,拿手机的时候最好把它放到跟眼睛平齐的高度,这样就能明显减小头部向前倾斜的角度,给颈椎减轻压力,防止出现健康问题。
不要长时间让空调或者风扇对着颈部吹风,这样会因为低温刺激导致颈部肌肉一直处在紧张状态,加重颈椎的负担,增加颈椎病的发病几率。
4.热敷与按摩
热敷疗法作为一种方便有效的保健方法,就是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贴在脖子上,每次大约15到20分钟,一天可以做两三次,主要功能是让脖子的血流更好,肌肉不那么紧张,肌肉也不那么抽筋。
颈部肌肉轻轻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紧张状态,用手指轻轻按压颈部两侧,从耳朵后面到肩膀位置,也可以找专业人士进行按摩,但要注意力度,不能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伤害。
三、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
在保守治疗方案中,理疗+药物疗法处于核心地位,对于疼痛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来说,可以率先采取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来减轻炎症反应,并且减轻疼痛程度。如果伴有肌肉痉挛现象,则需要配合使用肌肉松弛剂(乙哌立松),并且要结合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以此来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修复与重建。
2.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难以改善颈椎病症状且病情发展到神经损伤阶段时,手术就变成必要手段,对于颈椎间盘突出造成神经根或者脊髓受压,从而产生上肢麻木、肌力减弱等情况。对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手术的主要目的就是去除压迫因素、维持颈椎稳定、改善临床表现。按照病变部位和个体差异,可以采取颈椎前路或者后路手术方案,颈椎前路手术大多用于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通过摘除突出组织并植入融合器达成相邻椎体之间的稳定联系,颈椎后路手术则针对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等复杂情形,依靠扩展椎管空间来减轻脊髓压迫。
3.中医治疗
颈椎病的临床治疗当中,中医药学有着明显的疗效优势,针灸疗法可以刺激颈部的特定穴位。以此来调节经络功能,改善气血循环状况,推拿按摩依靠专业医师的操作手法,对颈椎关节实施复位或者矫正动作,从而减轻肌肉紧张症状,达到治疗效果。
作为一种需要长期关注且重视科学管理的慢性病,颈椎病的预防与诊治应以日常健康管理为根基。维持正确姿势、实施有针对性的康复锻炼、改善不良生活习性并借助局部热疗或按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均能明显削减颈椎病发生几率,减轻相关症状。一旦出现颈椎病典型现象就要及时求医,在专科医师引导下拟定个体化诊疗计划,无论是采取保守疗法、手术干预还是中西医融合调养手段,都务必依照医嘱行事,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