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关德强  单位:聊城市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1
876

在日常生活中,磕磕碰碰难以避免,关节脱位伤作为创伤骨科的常见问题,给不少人带来困扰。中医在应对关节脱位伤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方法,能帮助患者缓解痛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从中医理论来看,关节脱位伤属于“伤筋”范畴。中医认为,人体关节依靠筋肉、经络的维系得以正常活动,当受到外力作用,如跌仆、撞击、扭转等,致使关节超出正常活动范围,就会造成筋肉损伤、关节错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提到:“若素受风寒湿气,再遇跌打损伤,瘀血凝结,肿硬筋翻,足不能直行。”这形象地描述了关节脱位伤的病因及症状表现。

中医诊断关节脱位伤,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受伤关节的外观,查看是否有肿胀、畸形,皮肤颜色有无改变,肢体活动是否受限等。通过询问患者受伤的时间、原因、经过以及疼痛的性质、程度,来进一步了解病情。同时,医生还会仔细聆听患者的描述,判断疼痛是否伴有弹响等异常声音。切诊时,除了常规的脉象诊断,还会通过触摸受伤关节周围,感知筋肉的紧张度、压痛部位以及骨骼的位置变化,以此综合判断关节脱位的类型和程度。

中医治疗关节脱位伤,手法复位堪称一绝。经验丰富的中医骨伤科医生,凭借敏锐的手感和精湛的技艺,在局部麻醉下,依据关节脱位的方向和机制,采用拔伸、旋转、屈伸、端挤等手法,轻巧而精准地将脱位的关节复位。这种手法复位强调“稳、准、巧”,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组织的二次损伤。例如,对于肩关节脱位,中医常用的椅背复位法,利用椅背作为支点,通过牵引和旋转上肢,使肱骨头回纳到关节盂内,操作简便且效果显著。

复位后,固定也是关键环节。中医多采用小夹板、绷带等进行外固定,既能保持关节的稳定,促进损伤组织修复,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关节进行适当的微动,有利于气血流通。与西医的石膏固定相比,中医外固定更具灵活性,能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

在促进损伤修复方面,中药发挥着重要作用。内服中药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为主要原则。早期,患者通常会服用桃红四物汤等方剂,方中桃仁、红花、当归等药材,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改善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随着病情的发展,中后期可选用壮筋养血汤等,以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除了内服,中药外用也不可或缺。常见的有中药熏洗,将乳香、没药、木瓜等多味药材煎煮后,用药液熏蒸、浸泡受伤关节,借助药力和热力的双重作用,使药物渗透肌肤,直达病灶,起到温通经络、消肿止痛、松解粘连的功效。另外,外敷中药膏剂也是常用方法,如金黄膏、活血止痛膏等,能直接作用于受伤部位,消肿止痛、促进瘀血吸收。

中医在治疗关节脱位伤方面,从诊断到治疗,形成了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体系。其独特的理念和方法,为关节脱位伤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助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回归正常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