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咳嗽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之一,很多老年人误认为是“老慢支”,反复应用多种抗生素后效果并不好。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什么是慢性咳嗽:通常将慢性咳嗽定义为以咳嗽为唯一或者主要的症状,病程大于8周,影像学有或无异常。
分类:临床常根据胸部影像学有无异常将慢性咳嗽分为两类:一类为伴有影像学异常的相关疾病的咳嗽,如肺炎、 肺结核、肺癌等;另一类为影像学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唯一或者主要症状,且病程超过8周。
常见病因及治疗:
(1)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由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和咽喉等部位,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的咳嗽。变应性鼻炎常用药物为鼻用激素和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以及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慢性鼻窦炎首选鼻窦CT检查,必要时行鼻内镜、变应原等检查。多为混合感染,急性发作者抗感染疗程7~10d,慢性者酌情延长时间。首选阿莫西林或头孢呋辛酯;联合鼻用激素,疗程3个月以上。避免或减少接触变应原,鼻腔生理盐水冲洗,口服祛痰剂及黏液溶解剂(羧甲司坦、厄多司坦、桉柠蒎和桃金娘油)对慢性鼻窦炎治疗有效。
(2)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表现为咳嗽,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但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推荐ICS联合支气管舒张剂,常用药物包括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氟替卡松+沙美特罗、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等。建议治疗时间8周以上。
(3)ACEI类药物诱发的咳嗽: ACEI类药物相关咳嗽无需特殊治疗,停药1-2周即可缓解症状。
(4)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以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痰嗜酸粒细胞增高;首选ICS治疗,持续应用8周以上。
(5)变应性咳嗽:若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痰嗜酸粒细胞不高,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治疗有效,应考虑变应性咳嗽的可能。可完善变应原检查。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物治疗4周以上。
(6)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饮食上避免过饱及使用酸性、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饮用咖啡、吸烟及睡前进食等。常选用PPI(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等),餐前30min~1h口服,疗程至少8周;可联用促胃动力药。
(7)心理性咳嗽/躯体性咳嗽综合征以及罕见病因、不明原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