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群孩子,常会伴随有“呼呼”的喘息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等症状,给他们的父母带来不小的困扰与担忧,其实这就是大家熟知的儿童哮喘,一个让孩子十分难受的“小妖精”。很多家长一听见就如五雷轰顶、晴天霹雳,觉得太可怕了,其实此疾病是可以防治的,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办呢?本文将和大家一起来聊聊儿童哮喘这件事儿,以帮助更多的家长有效管理儿童的哮喘症状。
什么是哮喘
哮喘的全称是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生在支气管、细支气管上的慢性炎症。此疾病发生后儿童容易出现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阻的情况,从而出现反复的气急、哮喘、咳嗽以及胸闷等症状,在夜间、凌晨以及运动后会症状加重,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导致哮喘反复发作,会使气道炎症不断加重,出现不可逆的气道变窄,对肺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到那时可能就真的是“晴天霹雳”了。
全程管理方法
我国儿童哮喘疾病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住院率相对有所改善,但是对于整体控制状态却未达到预期理想状态,因此给予全程管理尤为关键,具体包括症状控制和降低未来发生风险两种管理目标,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进行治疗干预,对症状进行控制
(1)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具有强效的舒张支气管、缓解支气管症状的目的。当哮喘患者在受到过敏原刺激后,会导致支气管功能出现障碍,使气道收缩,给予SABA干预,可以利用兴奋气道平滑肌与肥大细胞表面的β2受体,阻止炎症介质的释放,进而起到缓解哮喘症状的目的。
(2)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常用的药物包括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此类药物具有强效的局部抗炎作用,可以对气道炎症反应起到抑制作用,缓解炎症细胞的浸润,成为儿童急性发作期常推荐使用的药物之一。同时此类药物为局部气道用药,对炎症反应所必须的细胞、分子产生影响,发挥局部抗炎作用,具有高效、起效速度快、药物负荷作用小、不良风险低等优点。
(3)联合用药:在经过初始治疗干预后,临床症状仍就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联合用药,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例如孟鲁司特钠等干预。
2.控制发生风险
(1)家长合理配合很重要:儿童哮喘的发生与过敏原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一旦被确诊为哮喘,家长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治疗与管理之间密不可分,属于一个整体,家长要做到及时识别过敏原,并且做好规避,最大程度上减少暴露。同时要注意对哮喘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等进行综合掌握,做好规范性使用药物。此外还要做好定期监测,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情况,便于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还要保持室内清洁,减少尘螨、霉菌、宠物毛发等过敏源,控制室内的空气质量,并减少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摄入。
(2)加强基本认知和管理:医生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向其进行适当的哮喘知识介绍,教会家长如何正确使用吸入器,如何应对哮喘急性发作。
(3)加强体育运动: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如游泳、瑜伽等,有助于增强呼吸肌肉和提高肺活量。同时注意避免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并避免在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远动。
(4)医生诊疗很关键:医生对于哮喘的看法,往往会对儿童造成很大的影响,部分医生将其看成气管炎等疾病,给予抗生素等进行治疗,没有从早期得到正确的诊断与干预,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医生一定要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保证儿童得到规范的治疗与管理,同时还要注意儿童的个体化差异,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
(5)强化心理管理:哮喘容易给儿童带来焦虑和抑郁情绪,家长要充分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给予理解和支持,鼓励孩子积极乐观面对疾病。同时引导孩子学会接受并应对疾病,树立自信,使哮喘不成为孩子正常生活的负担。
总之,虽然说哮喘很难完全治愈,但是只要通过医生、家长、儿童的多方位全程管理,做好规范用药、合理调节生活方式,就可以达到良好控制哮喘的目的,帮助孩子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使得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