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为人父、人母时,对于照护宝宝缺乏经验,对于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小状况担惊受怕。呛奶就是宝宝最为常见的问题,几乎每个宝宝都发生过。但是如果没有正确处理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宝宝的生命。因此,家长一定要学会针对宝宝呛奶的急救方法和预防技巧。
正确认知宝宝的呛奶
我们首先需要知晓宝宝发生呛奶的原因。宝宝呛奶就是指吃奶时或吃奶后,奶汁进入气道导致的呛咳。呛奶在新生儿及小月龄婴儿中普遍发生,发生呛奶的原因是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吞咽协调能力不足。而且胃容量较小,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无法像成人一样关闭,因此可能导致奶液反流,造成呛奶。
宝宝呛奶的危害
宝宝呛奶属于普遍现象,多数宝宝均为轻微呛奶,经过咳嗽反射将奶液咳出气道后即可恢复正常,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影响。但是,当宝宝发生严重呛奶时可能会阻塞气道,造成宝宝无法正常呼吸,诱发窒息。而长时间的窒息会导致宝宝大脑缺氧,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严重时具有一定的致死风险。因此,家长们应该高度重视宝宝的呛奶问题,当宝宝发生呛奶后立刻给予正确的处理方法。
宝宝呛奶的急救步骤
轻微呛奶
当宝宝发生轻微呛奶后需要立刻停止喝奶,避免奶液继续进入气道。并将宝宝的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口腔和鼻腔中的奶液进入咽喉和肺部。并将宝宝保持头低脚高位,促进奶液从气道流出。快速使用干净的毛巾缠绕在手指上,伸入宝宝口腔内,对口腔中的奶液和分泌物进行清理,确保宝宝呼吸道畅通。并以手掌轻拍背部,拍背时遵循由下至上,由外向内的原则,使宝宝气管中的奶液排出。观察宝宝的呼吸情况,如呼吸恢复,面色红润则提示呛奶情况缓解。
严重呛奶
当宝宝发生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哭叫无声等情况时,说明奶液进入气管中,属于严重呛奶,应该及时采用急救措施。首先应该将宝宝放在大人手臂上,以手托住头部、颈部和胸部,将头部略低于身体,并使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宝宝背部肩胛骨之间连续快速拍打。如拍打无效果,则应将宝宝放在大人大腿处,头部低于身体,将食指和中指放在宝宝胸廓下和肚脐上方的位置,快速向上重压。并将压胸和拍背交替进行,直至气管无异物,宝宝能够正常呼吸。如果上述急救方法效果不明显,应该用力拍打宝宝脚底并掐人中位置,让宝宝因疼痛而哭叫和咳嗽,使宝宝自主将气管中的奶液咳出。在急救的同时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将宝宝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疗,等待120到来的过程中继续开展急救措施。
宝宝呛奶的预防技巧
正确的喂养姿势
喂养姿势对于预防呛奶效果显著,在进行母乳喂养时推荐妈妈保持坐姿,将宝宝抱在怀中,使宝宝头部略高于身体,减少奶液反流的可能性,并让宝宝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减少吸入空气的可能性。而使用奶瓶喂养时应该使奶液充满奶嘴,避免宝宝吸入空气。宝宝吃奶时,不要让其平躺和仰卧,将宝宝抱在怀中,并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
控制喂奶速度
母乳喂养当出现奶阵时,乳汁流出速度较快,应该以手指轻轻将乳头夹住以控制乳汁速度,避免宝宝因吞咽不及时导致呛奶。而奶瓶喂养时应该选择合适的奶嘴。奶嘴孔过大会导致奶水流速过快、吸吮不及时而呛奶,而奶嘴孔过小也会因吸吮困难而呛奶。新生儿一般推荐S号奶嘴,后续根据月龄增长逐渐更换大孔径奶嘴。
喂奶的时机
当宝宝过度饥饿时吃奶急切可能会发生呛奶,因此,需要注意不要让宝宝饿得太久。而当宝宝哭闹时可能会吸入大量的空气,也会导致呛奶的发生。因此,当宝宝哭闹时需要先对宝宝进行安抚,待情绪平稳后再进行喂养。
喂奶后正确拍嗝
喂奶后要给宝宝拍嗝,帮助宝宝将胃内的空气排出,减少吐奶和呛奶的发生。正确做法为将宝宝竖抱,使其头部依靠在家长的肩膀上,以空心掌对宝宝的背部轻轻拍打,由下至上,直到宝宝打出嗝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