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宛如精密运转的泵,持续为全身组织输送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而连接心脏的冠状动脉,则如同分布广泛的灌溉渠道,为心脏自身供血。在生活里,不少人都听说过心脏搭桥和心脏支架手术,知道它们和心脏血管密切相关。然而,大多数人对这两种手术经常是“傻傻分不清楚”。今天,我们就一起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如果把心脏血管想象成城市里的交通道路。那么心脏就是“生命之城”,血管是城内四通八达的道路,负责为心脏源源不断地输送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然而,随着年龄增长、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等,血管内就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像“道路”上会堆积的“垃圾”,血液通行就变得困难重重,当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时,就会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心脏支架手术,又被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简单来说,它就像是在堵塞的血管里撑起一根“顶梁柱”,让血液恢复畅通。手术时,医生会将一根细细的导管沿着血管一路送到堵塞部位,通过导管将折叠起来的支架送达“事发地点”,然后给支架充气,让它像一把撑开的雨伞,紧紧贴在血管壁上,把狭窄的血管撑开,使血液能够顺利流过。整个过程就如同在拥堵的道路上,迅速清理出一条通畅的车道。
心脏支架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一般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三到五天就能出院。不过,心脏支架也有局限性,它更适合血管堵塞比较局限的情况,比如只有一处或两处堵塞。要是血管多处严重堵塞,心脏支架就难以胜任了。
如果说心脏支架是在原有血管里解决堵塞问题,那么心脏搭桥,也就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则是另辟蹊径,搭建一条全新的“生命通道”。手术时,医生会从患者身体其他部位,比如腿部的大隐静脉、胸部的乳内动脉等,取下一段血管。然后,将这段血管连接在堵塞血管的两端,绕过堵塞部位,让血液通过新搭建的“通道”,顺利到达心脏。这就像在堵车的路段旁边,新建了一条高速公路,让车辆能够绕过拥堵路段,快速通行。
心脏搭桥手术能一次性解决多处血管堵塞问题,尤其适用于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三支病变等复杂情况。但与心脏支架手术相比,它创伤较大,恢复时间也较长。因为搭桥手术需要开胸进行,手术时不仅要保护胸腔内的重要器官,而且在获取搭桥血管时,对血管进行分离和切取,要避免损伤周围的神经和组织,建立体外循环时更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全程还需应对可能突发的各种状况。
医生会根据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选择进行心脏支架或者心脏搭桥的手术方式,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无论是心脏搭桥还是心脏支架手术,术后护理都至关重要!饮食要保证清淡、低盐、低脂、低糖,并且循序渐进的进行适度运动。同时做到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增减药量;还要在术后定期复查能及时了解心脏恢复情况。
心脏搭桥和心脏支架手术都是现代医学拯救心脏的有力武器。它们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情况。不论何种手术方式,都要做好术后护理工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让心脏持续健康跳动,享受美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