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肾病一开始的症状并不明显,随着疾病的加重就会出现一系列综合征,这就是人们常听到的肾病综合征,这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许多人对于肾病综合征的认知不全,认为所有肾病导致的肾病综合征都是一样的,但其实肾病综合征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区别。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区别吧!
什么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一般是指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引发的,例如微小病变性肾病、膜型肾病、膜增殖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一系列综合征。
什么是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指各类感染疾病、传染疾病等多种发病原因所导致的肾病发作,常见的病因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等,是由于这些疾病所引发的一系列肾病综合征。患者通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等典型症状。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区别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区别较多,一般可以分为发病原因不同、表现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预后不同这几个方面,具体来说,如下:
1.发病原因不同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一般会与遗传、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但具体病因并不明确,基本都是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等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而引起的。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则是由于其他疾病而引起的,有明确的病因。例如,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肾脏病变,引起肾小球损伤而导致肾病综合征。再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会累及肾脏,从而引发狼疮性肾炎,最终导致肾病综合征。
2.症状不同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血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等症状,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肾静脉血栓、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等问题。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则可能会出现水肿、头痛、腹水、肝脾肿大、关节疼痛、面部红斑等情况,并可能伴随肝脏及心血管系统病变。
3.治疗方式不同
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一般医生会指导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糖皮质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会针对患者具体症状指导用药。例如,针对高度水肿的患者,会进行利水消肿的治疗,常用药包括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潴钾利尿剂、渗透性利尿剂等等。再例如,针对容易血栓的患者,会采用抗凝和溶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钙等。
针对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则一般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此外,还需要对症治疗,加强对原发疾病的治疗。例如,患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一般会应用糖皮质激素加细胞毒性药物,包括泼尼松、环磷酰胺、霉酚酸酯等药物。再例如,患者是糖尿病引起的肾病综合征,可以通过糖尿病药物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如果不存在禁忌,还可以用ACEI类药物或者ARB类药物治疗,包括卡托普利、替米沙坦等等。
4.预后不同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如果能够及时发现疾病,在早期就积极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治愈的,总体上来说预后较好。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能够及时治疗的条件下,一般可以延缓肾病的发展,但是可能难以完全治愈,但如果治疗不够及时,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肾功能损伤,甚至出现肾衰竭的情况,更加难以治疗。
综上所述,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存在多方面区别,但它们都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当出现了身体不适,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