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元华  单位:金阳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6
3514

肝硬化,这一听起来就让人心头一紧的名词,实则是肝脏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当肝细胞长期受到各种因素如病毒、酒精、药物等的损害,肝脏会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最终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的严重障碍。面对这一健康挑战,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均发展出了各自独特的治疗策略。本文将深入探讨肝硬化的成因、诊断、治疗及预防,特别是中西医在应对肝硬化上的高招,让您在面对这一难题时,能心中有底,应对有方。

一、肝硬化的成因:一场悄无声息的侵袭

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等慢性病毒性肝炎是肝硬化的主要元凶,病毒长期复制导致肝脏持续受损。

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引发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最终演变为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肥胖、糖尿病等因素导致的肝脏脂肪沉积,也可发展为肝硬化。

药物或化学毒物:某些药物、工业毒物长期接触,可损害肝脏,诱发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肝脏细胞,导致慢性炎症和肝硬化。

二、肝硬化的诊断:抽丝剥茧寻真相

临床症状:早期肝硬化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腹胀、黄疸、腹水等症状。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叩诊等手法,检查肝脏大小、质地、有无压痛等。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反映肝脏功能状态。

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直观显示肝脏形态、结构变化。

肝活检:金标准,通过穿刺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及分期。

三、西医治疗:科技之光,精准出击

病因治疗:

抗病毒治疗:针对病毒性肝炎,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损害。

戒酒:酒精性肝病首要治疗是彻底戒酒。

药物调整: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对必需药物进行剂量调整。

对症治疗:

利尿消腹水:使用利尿剂减少腹水,必要时行腹腔穿刺放液。

营养支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防治并发症:如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需及时干预。

肝移植:终末期肝硬化的有效治疗手段,替换病变肝脏,恢复肝脏功能。

四、中医治疗:千年智慧,辨证施治

辨证论治:

肝郁脾虚型:治以疏肝健脾,方选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

湿热蕴结型:清热利湿,茵陈蒿汤主之。

瘀血阻络型: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加减。

肝肾阴虚型:滋养肝肾,一贯煎合杞菊地黄丸。

中药单方验方:

丹参:活血化瘀,改善肝脏微循环。

五味子:保护肝细胞,促进肝脏修复。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效果好。

针灸疗法:

选取肝俞、脾俞、足三里等穴位,调和气血,增强体质。

耳针疗法刺激相应耳穴,缓解疼痛、改善食欲。

中医外治:

中药敷贴:如用大黄、芒硝等敷脐,促进腹水消退。

拔罐、刮痧:改善肝脏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肝区不适。

五、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剑合璧,优势互补

协同作用:西医针对病因、症状快速控制,中医调理体质,促进康复。

减少副作用:中药可减轻西药如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耐受性。

增强疗效:针灸、中药外治等可辅助治疗西医难以解决的并发症,如顽固性腹水。

六、预防肝硬化:未雨绸缪,守护健康

接种疫苗:预防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肝疫苗,是预防肝硬化的第一道防线。

健康生活方式:限制饮酒或戒酒,均衡饮食,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肝脏问题,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谨慎用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滥用药物,特别是肝毒性药物。

总结

肝硬化,这一看似凶猛的疾病,实则在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的双重守护下,并非不可战胜。西医的精准治疗,中医的辨证施治,两者相辅相成,为肝硬化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重要的是,预防胜于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干预,是预防肝硬化的关键。面对肝硬化,我们不必恐慌,中西医各有高招,携手并进,共筑健康防线,让肝脏重焕生机!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