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跑步、篮球、足球、羽毛球、健身房训练等运动队伍中。运动带来健康和快乐,但同时也伴随着运动损伤的风险。尤其是在膝关节韧带和跟腱这些承重和稳定结构上,损伤发生率较高,常常成为运动爱好者的“痛”。本文将从韧带与跟腱损伤的原因、表现、预防以及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科普,帮助大家科学认识和应对常见的运动损伤。
常见运动损伤之一:韧带损伤
1.什么是韧带?
韧带是连接骨与骨之间的纤维性结构,主要功能是维持关节的稳定性。膝关节中常见的韧带包括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和外侧副韧带等,是膝关节稳定与运动协调的关键结构。
2.常见的损伤原因
(1)突然的扭转或急停急转,例如篮球、足球运动中落地不稳或快速变向。
(2)直接暴力,如膝关节外侧受到撞击。
(3)过度使用和长期负荷,导致韧带微小损伤逐渐积累。
3.临床表现
韧带损伤后常出现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伴随关节不稳或“打软腿”现象。急性损伤时关节内可能出现血性积液,走路或下蹲明显困难。
4.预防措施
(1)运动前充分热身,提高肌肉和韧带的弹性。
(2)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循序渐进提高训练强度。
(3)增强大腿四头肌和臀部肌群的力量,增加膝关节稳定性。
(4)运动时注意护具的使用,如护膝、护踝,特别是在高风险运动中。
5.处理方法
(1)急性损伤时应遵循“RICE”原则: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
(2)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如MRI)明确损伤程度。
(3)轻度韧带损伤可通过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康复;严重损伤(如前交叉韧带断裂)可能需要手术重建。
(4)康复训练必不可少,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逐步恢复运动能力。
常见运动损伤之二:跟腱损伤
1.跟腱的作用
跟腱是人体最粗大、最强壮的肌腱,连接小腿后方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至跟骨,是跑跳动作的关键结构。没有健康的跟腱,就很难完成奔跑、起跳和爆发力运动。
2.常见的损伤原因
(1)突然爆发力运动,如短跑、篮球、排球中的起跳和急停。
(2)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导致慢性劳损。
(3)运动前缺乏热身,肌腱弹性不足。
(4)不合适的运动鞋或硬质地面增加跟腱负荷。
(5)中老年运动人群,腱组织退变导致更易受伤。
3.临床表现
轻度损伤表现为跟腱区酸胀或压痛,运动后明显加重。严重时可能发生跟腱断裂,患者常感觉到“踢了一脚”的声响或撕裂感,伴随剧烈疼痛,无法继续运动,走路时无法踮脚。
4.预防措施
(1)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突然的爆发性运动。
(2)运动前充分拉伸小腿后侧肌群,保持腱体弹性。
(3)选择合适的鞋具,避免鞋底过硬或严重磨损。
(4)保持良好的下肢柔韧性和肌力训练,特别是小腿肌肉。
(5)避免疲劳状态下进行高强度运动。
5.处理方法
(1)轻度炎症或拉伤:休息、冰敷、物理治疗,并逐步恢复活动。
(2)中度损伤: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支具、理疗或康复训练。
(3)严重损伤(如跟腱断裂):通常需要手术修复,术后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科学康复训练。
运动损伤的自我管理与康复要点
早期发现和干预:一旦出现疼痛或肿胀,应减少负荷并及时就诊,避免小伤拖成大伤。规范康复训练:康复过程应由专业康复师指导,避免“过早负荷”导致二次损伤。合理的运动计划:遵循“10%法则”,即每周运动量增加不超过10%。重视全身素质训练:不仅要关注局部关节和肌群,还要加强核心力量和协调性训练,提升整体运动表现。心理调适:部分运动爱好者因损伤中断训练而焦虑,需调整心态,避免因急于复出造成更严重损伤。
总结
总之,韧带和跟腱损伤是运动人群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之一。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损伤发生率,而一旦受伤,及时、规范的处理和康复至关重要。运动爱好者们要牢记:运动是为了健康,而不是带来新的伤痛。适度、科学、循序渐进,才能让运动真正成为一生的伙伴。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