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佳  单位:四川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8-22
86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核心特征是高血糖。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在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中,临床检验指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从糖尿病的诊断到监测,详细阐述相关检验指标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糖尿病的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血糖水平的测定,但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在诊断标准上有所不同。以下是常用的诊断指标:

空腹血糖(FPG):空腹血糖是糖尿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需要注意的是,空腹血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应激、药物等,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的测定不受每天血糖波动的影响,因此在糖尿病诊断和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根据ADA发布的糖尿病诊治指南,HbA1c≥6.5%可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是在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2小时内进行系列血糖测定,可以全面评估机体对葡萄糖的代谢能力,是诊断糖尿病的指标之一。其中,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结果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胰岛素和C肽测定:胰岛素和C肽测定主要用于区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胰岛素分泌减少甚至消失,而2型糖尿病患者则表现为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升高。通过测定空腹胰岛素和C肽水平,可以评估胰岛β细胞的功能。

糖尿病的治疗监测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管理需要长期监测和调整。通过定期检测相关指标,可以评估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定期监测:HbA1c是评价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理想指标,它能够反映患者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血糖控制效果的“金标准”。根据ADA的建议,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HbA1c目标应控制在<7%。然而,对于某些患者(如老年人或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目标值可适当放宽。

自我血糖监测(SMBG):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指尖采血测量血糖,患者可以实时了解血糖水平,指导饮食、运动和药物调整。通常建议患者在空腹、餐后2小时以及睡前进行血糖监测。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监测频率应更高。

持续血糖监测(CGM):持续血糖监测是一种新型的血糖监测技术,通过皮下植入传感器实时监测血糖变化。其核心优势在于持续动态追踪血糖,帮助患者发现隐匿性低血糖或高血糖,尤其适用于需要精细化血糖控制的人群。

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定期筛查相关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如糖尿病肾病可通过尿微量白蛋白(U-MALB)和血清肌酐(Scr)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过眼底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估。糖尿病神经病变通过神经传导速度(NCV)和振动觉阈值(VPT)检测。

血脂和炎症指标: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因此,定期检测血脂(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和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等有助于评估心血管风险。

糖尿病管理中的个体化检验策略

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代谢状态存在显著个体差异,因此检验指标的选择和解读应因人而异。例如:对于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需进行全面的代谢评估,包括血糖、胰岛功能、血脂和并发症筛查。对于已接受治疗的患者,需根据治疗方案调整监测频率。而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增加血糖监测频率,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则以HbA1c监测为主。对于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如心血管疾病或肾病),需综合考虑多种指标,制定个体化的管理方案。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