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一生病,最着急最心疼的一定是家长,更不用说是手术了。手术麻醉很多家长心里都有疑问和担忧,甚至抗拒手术麻醉。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儿童麻醉科普的知识,消除您的疑虑。
什么是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是通过注射或者吸入全身麻醉药物的方式使人陷入麻醉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意识、知觉、感觉等可逆性消失。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都处于无意识状态,不会感觉到疼痛,也不会留下心理阴影。
全身麻醉的过程
在进行手术之前,麻醉医生会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询问疾病史、治疗史、过敏史等信息,然后制定周密的麻醉计划,严格按照标准配置麻醉药物。在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主刀医生反复确认患者个人信息,然后将仪器连接,监测患者呼吸、心跳、血压等数据。在准备就绪后,麻醉医生通过建立静脉通路的方式实施全身麻醉,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手术安全。在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还会监测患者麻醉复苏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等。等待患者意识恢复后转入病房。
为什么选择全身麻醉
麻醉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适用于不同的手术类型和患者。选择什么样的麻醉方式一方面需要考虑患者耐受情况,一方面要坚持高效安全原则。儿童的自控能力和表达能力与成年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提高儿童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度,减轻手术对儿童造成的心理影响,通常会选择全身麻醉方式。麻醉医生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会为儿童提供舒适的体验,维护儿童生命安全。
全身麻醉会影响记忆力和小儿生长发育吗
所有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一定是麻醉会影响生长发育和智力吗?经过权威验证表明,儿童时期单次、短暂接触,使用单一麻醉药物情况下,不会对神经发育、智力和记忆力等产生影响。麻醉药物的选择,剂量的控制需要在严格标准下进行,使用的麻醉药物是经过认证的,完全安全的。麻醉药物可以经人体代谢排出,影响极小,作用可逆。对儿童麻醉,三岁以下儿童全麻对智力的影响并不是主要因素,只要正确使用,规范操作,不会影响记忆力和小儿生长发育。
为什么要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手术麻醉规范条例成熟,医生专业资质过硬。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疾病类型不同,对麻醉药物的耐受、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手术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并发症等不能完全被避免。患者和家属享有治疗知情权,需要对手术中使用的麻醉方式、麻醉药物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等进行充分了解,并且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表明已完全知晓。
手术前为什么要禁食、禁水?需要多久?
手术全身麻醉情况下,咽喉部位的反射作用消失。在胃部含有食物残渣的情况下,可能会因为反流等原因引发窒息,或者吸入性肺炎,导致严重并发症。所以很有必要在手术之前禁食、禁水。清水、果汁等饮料都属于禁水范围,需要在术前两小时禁止摄入。母乳禁食为术前四小时。高蛋白、油炸食物等禁食时间为术前八小时。术前最后一餐要尽量清淡好消化,比如粥类、馒头、面条等。
为什么手术结束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回病房?
在手术过程中,家长焦急等待。手术结束后想要第一时间查看孩子的状态,但是迟迟等不到人影。手术结束到推回病房期间,患者需要在麻醉复苏室等待观察和意识恢复。这个期间患者处于不稳定阶段,麻醉复苏室能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和治疗,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在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恢复后,会有专业人员护送回病房。
手术后什么时候可以吃东西
在回到病房后,患者还会因为麻醉药物的残留作用感到头晕、恶心等。在没有恶心呕吐的情况下,可以少量饮用温水。具体进食时间和进食内容,会有医务人员进行指导。家长不要擅自给孩子吃东西。
孩子有点咳嗽或者咳痰就不能麻醉吗
上呼吸道感染情况下,手术全麻可能会引发缺氧、咳嗽等不良事件,延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在孩子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情况下,家长要及时告知,根据严重程度、手术类型等决定是否延迟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