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韦书香  单位:柳州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4
12

在我们身体的“地下管道”中,胃肠道默默承担着消化吸收的重要使命,然而这条繁忙的通道也可能悄然潜伏着危险——胃肠道癌症。这类癌症常常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发现往往已到晚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重视早期检查,就像为身体安装一道坚固的防线,是守护健康的第一步。

为什么早期发现胃肠道癌症至关重要

胃肠道癌症(如胃癌、肠癌)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大幅降低。而早期胃癌/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超过90%,但晚期可能不足30%。因此,早期发现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家族史、慢性萎缩性胃炎者;有肠息肉史、家族史、长期炎症性肠病患者,定期做胃肠镜检查,这是守护胃肠健康、早期发现疾病的可靠方法。

早期筛查胃肠病,病理检测定性质是关键

通过胃镜、肠镜发现可疑黏膜病变(如发红、糜烂、微小隆起等),仅凭肉眼观察外表,难以准确判断其性质,这时就需要通过钳取少量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专业人员会将组织经过特殊处理后切成薄片,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分析细胞是否出现异常增生、变异,从而确定所钳取的组织是良性还是恶性,为后续治疗提供关键依据。无论发现的可疑黏膜病变大小如何,都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配合医生进行病理检测,避免遗漏潜在风险。

肿瘤鉴别需精准,病理诊断技术指方向

病理诊断技术在胃肠道癌症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在早期筛查中,它能通过以下技术精准识别病变:病理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经过特殊染色的组织切片,分析其细胞形态、结构是否异常,并判断是否为癌变、癌前病变(如异型增生)或炎症。若发现癌变后通过特殊染色标记肿瘤细胞的蛋白质(如HER2、Ki-67等),帮助分型(如胃癌的分子分型),指导靶向治疗;检测基因突变(如微卫星不稳定性/MSI、EGFR等),为早期癌症风险评估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两者在治疗方案和预后上有着天壤之别。良性肿瘤通过手术切除,大多能治愈;恶性肿瘤则需要更复杂的综合治疗,且预后相对较差。病理诊断技术能从细胞和分子层面,详细了解肿瘤细胞的特征,判断肿瘤的类型、分级、分期,明确肿瘤是否发生转移。这些准确的信息能帮助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手段,让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避免盲目治疗带来的伤害和延误。所以,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 “金标准”,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决定性作用。

及时诊断促健康,科学治疗保平安

胃肠道癌症早期症状不典型,很容易被忽视,等到出现腹痛、便血、消瘦等明显症状时,病情往往已经进展到中晚期,治疗难度大幅增加,患者承受的痛苦更多,预后也不理想。而早期通过胃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测,一旦确诊疾病,就能立即启动科学规范的治疗。对于早期癌症,可能仅通过内镜下微创手术就能完整切除病灶,保留胃肠道功能,患者恢复快、创伤小;对于癌前病变,及时处理可以阻止其发展成癌症。及时诊断、尽早治疗,就像在疾病发展的道路上设置 “路障”,能有效遏制病情恶化,最大程度保护胃肠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为健康平安保驾护航。

结语

胃肠道癌症虽然隐蔽,但并非无迹可寻,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早期检查手段发现。病理诊断是胃肠道早期癌症筛查的“终极裁判”,能发现肉眼难以识别的微小病变,为患者赢得最佳治疗时机。科学筛查与病理确诊,是战胜癌症的关键一步。我们完全有可能将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这不仅是对自身健康的负责,更是对家人幸福的承诺。每一次主动检查都是与时间赛跑;每一份健康意识,都是为自己筑起的一道防护墙,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胃肠健康,早筛、早诊、早治,用行动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