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用婷  单位:江门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29
6546

ICU约束是指通过工具或方法短暂限制患者肢体活动,以防止其拔除导管、抓伤伤口、坠床或伤害他人,确保治疗顺利进行。其核心原则是“最小伤害,最大保护”,仅在必要时使用,并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

ICU约束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

(1)高风险拔管:如患者无意识抓挠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等生命支持管道。

(2)攻击行为:谵妄、躁动时可能挥拳、踢打,危及自身或医护人员安全。

(3)意识障碍:如癫痫发作、脑损伤患者无法控制肢体活动。

(4)防止意外:虚弱或麻醉未清醒者,有跌倒、撞伤风险。

(5)治疗必需:如接受ECMO(人工心肺)等精密治疗时,轻微移动可能引发危险。

2.禁忌症

(1)非必须不约束:优先尝试镇痛镇静、沟通及安抚等替代措施。

(2)避免过度约束:不得因护理便利而约束患者。

(3)特殊患者慎用:如严重骨质疏松、皮肤破损患者,需评估约束风险。

ICU约束的全流程管理

1.约束前评估

(1)意识状态:意识模糊、昏迷或谵妄的患者,自伤风险较高,需要重点评估。如GCS评分可量化意识障碍程度,分数越低,约束必要性越高。

(2)自伤风险:评估患者是否有拔管、坠床、抓伤等自伤行为倾向。谵妄状态下的患者可能无意识地拔除重要管路,需及时约束。

(3)管路重要性: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等对治疗至关重要,若患者有拔除风险,应考虑约束。

(4)评估工具:除GCS评分外,约束决策轮也是常用工具,综合多方面因素,为是否约束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全面评估,确保约束决策科学合理。

2.约束实施

约束实施需严格遵循规范,保障患者安全与舒适。工具选择要依据患者情况和约束部位,如腕部约束带适用于限制手部活动,材质柔软,可减少皮肤损伤;肩部约束衣能防止患者坐起,避免意外。操作时,先将约束带或约束衣固定在床架上,再轻柔地将患者肢体放入合适位置。松紧度控制以能伸进1~2根手指为宜,确保不压迫血管和神经。同时,要保持患者功能体位,避免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如将患者手臂自然弯曲放在身体两侧,腿部伸直,防止足下垂。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引起患者不适。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约束措施。

3.约束监测与解除

(1)血运观察:每5~30分钟进行一次检查,监测约束部位皮肤的颜色、温度及有无肿胀,以确保血运良好,无缺血表现。

(2)皮肤状态:每15~30分钟检查一次,检查患者皮肤有无破损、压痕、发红,以确保皮肤完整无损伤。

(3)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检查一次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以确保其生命体征平稳。

(4)意识与行为:持续观察患者的意识是否清醒、能否配合治疗、有无自伤或拔管的意图。当患者意识清醒、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且无拔管风险时,即可解除约束。

解答家属与患者的困惑

1.约束会伤害患者吗?

专业的约束操作安全性高,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在约束过程中,会使用软垫保护患者皮肤,避免约束带直接接触皮肤导致摩擦损伤。同时,医护人员会定时松解约束带,每15~30分钟检查患者情况,确保血液循环正常。数据显示,约束相关压疮发生率<1%。相反,不进行约束,患者可能在意识不清时拔管导致窒息,或坠床造成骨折等严重伤害。因此,约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必要手段。

2.约束要持续多久?

约束时长以“小时”为单位动态评估。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和配合程度等因素,随时调整约束时间。对于术后麻醉未醒的患者,约需约束6~12小时,待患者意识清醒、能自主配合治疗后即可解除。而谵妄状态的患者,约束时间会根据其症状缓解情况而定,一旦患者不再有自伤或拔管风险,就会及时解除约束。

3.约束会留下心理创伤吗?

多数患者对约束期无清晰记忆,一般不会留下心理创伤,这是因为患者在约束时往往处于意识不清或昏迷状态。即便部分患者有模糊记忆,医护人员也会在患者清醒后及时解释约束原因,减轻其心理负担。家属的陪伴也能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例如,一位术后患者在约束解除后,经过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安慰,很快恢复了正常状态,未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

总结

ICU约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但需严格遵循适应症、操作规范及伦理法律原则,优先采用替代措施,最小化约束使用,确保患者尊严与安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