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晓  单位:巴中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22
42

一、认识麻醉:进入“沉睡”前的准备并不简单

麻醉不是简单的“打针睡觉”,而是一项高度专业且风险可控的医疗技术。通过药物作用使患者暂时失去意识和感觉,同时抑制如吞咽、呕吐等保护性反射,便于安全手术操作。尤其是全身麻醉期间,患者易在失去意识和气管插管过程中发生胃内容物反流,若被吸入肺部,后果可能极为严重。因此,麻醉前的“禁食”并非多此一举,而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关键措施。理解并配合麻醉医嘱,是每位患者对自己负责的重要表现。

二、禁食背后的科学逻辑:防止误吸,保护生命麻醉时,人体失去清醒状态下的吞咽与呕吐反射,一旦胃内食物反流,极易吸入肺部,导致误吸性肺炎,甚至发生窒息危及生命。为降低此类风险,国际通用麻醉指南普遍建议患者术前至少禁食6小时、禁饮水2小时。尤其是高脂肪、高黏度的食物,其胃排空时间更长,如牛奶、豆浆等均算作食物,不能作为普通水类饮品对待。而清水、淡茶、糖水等透明液体通常可在2小时内排空,风险较低。严格遵守禁食规定,有助于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是确保麻醉全过程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三、禁食不等于“挨饿”: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和内容禁食并非让患者长时间忍饥挨饿,而是强调科学规划进食时间与食物内容。术前一晚可正常进餐,但应避免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食物,以减轻胃部负担。若手术安排在下午,可在清晨6点前适量进食稀粥、米汤等清淡流质。饮水方面,术前2小时内可小口饮用适量清水,有助于缓解口干、维持血液循环,但需避免摄入牛奶、果汁等不透明饮品。对于糖尿病、胃排空延缓者,医生将根据个体状况进行个性化禁食调整。护士与麻醉医生术前查房时会核实禁食情况,确保既避免术中风险,又保障患者的舒适与安全。

四、不配合禁食的后果:一口食物可能酿成大祸术前未按规定禁食是手术管理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有些患者心存侥幸,误认为“只喝一口水”“吃一颗糖”无关紧要,实际上这种行为可能引发严重后果。麻醉中若发生胃内容物误吸,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气道阻塞,甚至引发呼吸衰竭或心跳骤停。一旦术前发现禁食不达标,医生通常会果断推迟或取消手术安排,防止出现不可控情况。紧急手术虽可采用快速插管,但属于高风险操作,对麻醉团队要求极高。禁食不是“走形式”,而是守护患者生命的安全底线。主动配合医嘱,是对医疗流程的尊重,也是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体现。

五、特殊人群禁食管理:老人、儿童、孕妇如何科学对待不同人群在术前禁食中面临的风险与管理策略存在差异,需因人而异制定方案。儿童因胃排空较快、饥饿耐受力差,通常可术前2小时饮用少量清水,固体食物禁食6小时;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合并慢性病多,建议提前禁食并谨慎控制饮水量,避免胃内容物滞留;孕妇因子宫压迫胃部,误吸风险显著升高,禁食要求更为严格,尤其是剖宫产麻醉时;糖尿病患者则需在禁食期间密切监测血糖水平,防止低血糖或代谢紊乱。术前麻醉评估将结合个体情况制定精细化禁食方案,必要时予以静脉补液或能量补充。通过科学干预与人性化沟通,最大限度保障特殊人群术中麻醉的安全与舒适。

结语:尊重医学规律,让“空肚”成为手术安全的起点

麻醉前禁食看似只是术前的一个小步骤,却承载着深远的安全意义。它不是对患者的“折腾”,而是一种对生命负责的科学安排。在麻醉状态下,人体的防御机制暂时“关闭”,任何进入呼吸道的异物都有可能成为致命威胁。正因如此,禁食不仅关乎麻醉医生的操作顺利,更关乎患者的术中生命安全和术后恢复质量。我们提倡“无痛医疗”“舒适化手术”,但所有的安全都必须建立在对医学规律的尊重和遵循之上。愿每一位即将接受手术的患者都能理解禁食背后的科学逻辑,主动配合医嘱、科学进食、规范准备,让“空肚上阵”不再是误解,而是走向康复之路的重要起点。从一口水的自律,到一份安全的承诺,我们共同守护那条通往健康的麻醉通道。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