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痛是生活中常见的突发症状,可能由心脏疾病、呼吸系统问题或胸壁损伤等多种原因引发。若处理不当,可能危及生命。
突发胸痛时的紧急自救
1.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
当胸痛突然发作时,首要任务是停止一切活动,原地坐下或躺下,避免因活动加重心脏负担。例如,跑步或搬运重物时突然胸痛,应立即停止运动,选择舒适体位休息。若伴有呼吸困难,可采取半卧位,以减轻心脏压力。
2.评估症状,判断风险
需快速观察疼痛的性质及伴随症状:
疼痛特征:若为压榨性、窒息性疼痛,或放射至左肩、左臂、下颌,需高度警惕急性心肌梗死。
伴随症状:若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提示病情危急。
既往病史: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风险更高。
3.拨打急救电话,清晰沟通
立即拨打120,并清晰告知接线员以下信息:
详细地址:具体到小区、楼号、单元及房间号。
症状描述:如“心前区剧痛,持续30分钟未缓解,伴有大汗”。
既往病史:如“有冠心病史,曾做过心脏支架手术”。
当前状态:如“意识清醒,但呼吸困难”。
4.合理用药,缓解症状
若身边备有急救药物,且既往有医生指导使用,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
硝酸甘油:适用于心绞痛或疑似心肌梗死患者。首次服用后,若5分钟内未缓解,可再含服一片,最多不超过3片。但需注意,若血压低于90/60mmHg,禁止使用。
速效救心丸:可舌下含服10-15粒,缓解胸闷、胸痛。
阿司匹林:若明确为急性心肌梗死,且无消化道溃疡、出血等禁忌症,可嚼服300毫克阿司匹林,以抑制血小板聚集。
5.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
解开患者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顺畅。若患者呕吐,需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异物,防止误吸。若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等待救援时的注意事项
1.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
过度紧张可能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可通过深呼吸、闭目养神等方式放松身心。家属应陪伴在旁,轻声安慰,避免患者因恐惧而情绪失控。
2.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变化
若条件允许,可测量血压、心率,并记录疼痛的部位、强度及持续时间。例如,疼痛是否从心前区放射至左肩,是否因活动或深呼吸加重。这些信息对医生诊断至关重要。
3.避免自行移动或驾车
胸痛患者若自行移动或驾车,可能因病情突然恶化导致猝死。务必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达,并使用担架安全转运。
送医后的急救流程
1.院前急救措施
急救人员到达后,会立即进行以下操作:
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心电图检查:快速判断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
建立静脉通路:为后续用药做准备。
吸氧治疗:改善缺氧状态,缓解胸痛。
2.医院急诊处理
到达医院后,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以下步骤:
快速评估:询问病史、查体,判断胸痛原因。
辅助检查:
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判断心肌是否坏死。
胸部CT:排查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气胸等。
心脏超声:评估心脏功能及结构。
紧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若发病12小时内,且无禁忌症,需立即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堵塞血管。
主动脉夹层:行胸主动脉血管造影,确诊后转胸外科手术。
肺栓塞:行溶栓或抗凝治疗。
张力性气胸:行胸腔穿刺排气,缓解呼吸困难。
四、胸痛康复与预防
1.遵医嘱用药
根据病因,医生会开具相应药物:
冠心病: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
高血压:降压药,控制血压在140/90mmHg以下。
糖尿病: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
2.调整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合理饮食:低盐低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控制体重:BMI保持在18.5-23.9之间。
管理情绪:避免过度焦虑、抑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3.定期体检
监测血压、血脂、血糖。
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尤其是有冠心病家族史者。
冠状动脉CT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胸痛急救需争分夺秒,掌握正确的自救与送医流程,能显著提高生存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