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英  单位: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7
392

那是一只再普通不过的野猫,一次看似无害的抓痕,却让一位年轻人在一个月后陷入无法遏制的恐水、抽搐与疯狂,最终在绝望中离去——在我感染科生涯里,这样令人心碎的狂犬病病例并非孤例。每一次面对,都让我深刻意识到:这种致死率接近100%的古老疾病,至今仍在我们身边游荡,而认知的盲区,是它最危险的帮凶。

无声的潜伏者:病毒如何入侵

狂犬病病毒并非通过血液传播,而是狡猾地沿着神经末梢“搭便车”,以每天几毫米到几十毫米的速度,悄然向大脑与脊髓移动。潜伏期通常1-3个月,但也可能短至一周或长达数年。这漫长的“静默期”常让人误以为伤口“没事”,却不知死神已在路上。

当警报拉响:症状即宣告无解

一旦病毒抵达中枢神经,症状爆发便不可逆转:

早期(2-10天):类似流感——发热、头痛、乏力、伤口处异常疼痛或麻木。

兴奋期(狂躁型):恐水(听到水声咽喉痉挛)、怕风、极度恐惧、幻觉、攻击性行为。

麻痹期(哑型): 肌肉逐渐麻痹,最终昏迷、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切记:一旦出现神经症状,现代医学回天乏术。

生死时速的暴露后预防

发病后虽无解,但暴露后及时干预几乎100%有效!关键在“快”:

伤口处理(黄金第一步):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再用碘酒或酒精消毒。这是你能为自己争取的最宝贵时间。

接种疫苗(无延迟): 必须尽快(24小时内最佳)按“5针法”(第0、3、7、14、28天)或“4针法”(第0天2针,第7、21天各1针)完成全程接种。

被动免疫(必要时):严重咬抓伤(如头面部、多处伤、深部伤)或暴露于高风险动物(蝙蝠、野犬等),需立即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中和病毒。

这些真相你必须知道

误区一:“只有疯狗才危险。” 错!看似健康的猫狗、蝙蝠(极高风险)、流浪动物都可能携带病毒。

误区二:“没出血就没事。” 错!皮肤破损、抓痕、舔舐黏膜(如眼、口)均可传播。

误区三:“疫苗副作用巨大,能不打就不打。” 错!现代细胞培养疫苗安全高效,救命远重于可能的轻微不适。

防患未然:构筑生命防线

宠物免疫:定期为家养猫狗接种狂犬疫苗是社会责任。

远离风险源: 不招惹、不接触、不收养不明来源或野生动物(尤其蝙蝠)。

高危人群提前保护:兽医、动物工作者、野外作业者建议进行暴露前预防接种(3针基础免疫)。

狂犬病并非遥远传说,它如同阴影潜伏在现代都市与乡野之间。其致命性令人胆寒,但它的可预防性又给予了我们强大的武器:及时、科学的处置,就是生与死的分水岭。如果遭遇动物抓咬,请务必放下侥幸——记住这几个字:快冲洗!快就医!让每一次暴露,都成为一场我们必胜的生死竞速。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