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露  单位:兴文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10
712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13亿人患有高血压,而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是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手段。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等几大类。本文将从药理机制、适应症、不良反应及个体化选择等方面,全面解析降压药物的分类及应用策略。

1.降压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1)利尿剂(Diuretics)

利尿剂通过促进肾脏排钠排水,减少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根据作用部位和强度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噻嗪类利尿剂(Thiazide Diuretics):如氢氯噻嗪,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常作为一线药物。

袢利尿剂(Loop Diuretics):如呋塞米,作用强,适用于严重高血压或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保钾利尿剂(Potassium-Sparing Diuretics):如螺内酯,适用于低钾血症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

优点:价格低廉,长期使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缺点: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高尿酸血症,甚至影响糖代谢(增加糖尿病风险)。

(2)β受体阻滞剂(Beta-Blockers)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减少心输出量,抑制肾素释放,从而降低血压。代表药物包括: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阻断β1和β2受体,但易引起支气管痉挛,哮喘患者禁用。

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对心脏选择性更高,不良反应较少。

优点: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的患者。缺点:可能引起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糖脂代谢异常,不推荐作为无并发症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3)钙通道阻滞剂(CCB)

CCB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L型钙通道,减少钙离子内流,使血管扩张,降低外周阻力。分为两类:

二氢吡啶类(Dihydropyridines):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主要作用于血管,降压效果强。

非二氢吡啶类(Non-Dihydropyridines):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兼具降压和抗心律失常作用。

优点: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缺点:可能引起下肢水肿、头痛、牙龈增生(尤其是二氢吡啶类)。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减少血管紧张素II(Ang II)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代表药物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

优点: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后患者,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缺点:常见干咳(与缓激肽蓄积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管性水肿或高钾血症。

(5)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

ARB通过直接阻断Ang II与AT1受体的结合,发挥降压作用。代表药物包括: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

优点:与ACEI类似,但干咳发生率低,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缺点:价格较高,妊娠期禁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如何精准选择降压药物?(1)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

老年高血压(≥65岁):优先选择CCB或利尿剂,因老年患者对容量负荷敏感。

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首选ACEI或ARB,因其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β受体阻滞剂或ACEI/ARB可改善预后。

妊娠期高血压:甲基多巴、拉贝洛尔是安全选择,禁用ACEI/ARB。

(2)联合用药策略

单药治疗血压控制不佳时,可考虑联合用药,常见组合包括:

ACEI/ARB + 利尿剂:协同降压,减少高钾风险。

CCB + ACEI/ARB:适用于合并动脉硬化的患者。

CCB + 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患者。

总结降压药物的选择应基于患者的年龄、并发症、药物耐受性及经济因素综合考虑。利尿剂、CCB、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各有优劣,合理使用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未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基因检测可能进一步优化降压药物的个体化选择。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