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多数不能完全治好且容易反复发作。行之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防范反复发作和持续加重,同时为健康生活营造良好环境条件。
密切监测,注意身体变化情况
新生儿内源性支气管哮喘在有效治疗后,10岁左右大部分患儿能够自愈,但也有一部分后期会反复发作;新生儿外源性支气管哮喘在4~5岁之后,随着抵抗力增强和免疫功能提升,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持续加强护理,发作会越来越轻、次数会越来越少,积极治疗和干预下甚至能痊愈;除此之外,哮喘患者多数不能完全治愈且容易反复发作。因此,一旦确诊为哮喘,要积极治疗和规范用药,以免造成不可逆损害和危及生命。需要注意的是,慢性炎症可能需要长期控制,并不是哮喘不发作就不用吃药,不可随意增减、停用药物。
哮喘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之余,建议每3~6个月到医院复查肺功能,调整用药方案;日常哮喘发作时,家人可以详细记录发作时间、诱因等,以便复查时告知医生,帮助其判断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换季和天气多变时,哮喘容易急性发作,一旦出现了咳嗽、喘息、连续打喷嚏、胸闷、气促、喉咙痒等症状,可立即使用急救药1~2喷,必要时5分钟后重复,期间应保持镇静、缓慢深呼吸、采取坐直或前倾姿势,并保持周围环境安全、通风良好,如急救药无效或效果持续<3小时,伴随说话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要立即就医。
一般而言,定量喷雾器的吸入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开盖摇匀;②尽量呼气;③将喷嘴放入口内;④用力按下并深吸气;⑤屏息10秒;⑥慢慢呼气。
科学护理,远离危险因素
远离过敏原。花粉、尘螨、霉菌、宠物皮屑、蟑螂排泄物等都是引起哮喘急性发作的“导火索”,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室内干净卫生,定期除尘、消毒、更换被罩、清洗衣物和毛绒玩具等,有条件的在太阳下暴晒或用紫外线除螨;春季外出和踏青时要佩戴好口罩;家里最好不要养宠物或养无毛宠物;以及避免处于阴暗、潮湿和通风不良的地方,室内相对湿度一般保持在50%~60%左右,太潮湿容易滋生霉菌,太干燥容易刺激咳嗽。
避免环境刺激。冷空气、烟雾(包括二手烟)、油烟、香水和空气污染等的刺激也可能引起哮喘急性发作。所以,冬季气温骤降或季节交替、天气多变时要注意增减衣物,冬季尽量减少外出或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冷空气刺激;做饭时可以考虑“蒸”“煮”,减少油炸和爆炒,以及在厨房安装油烟机,不仅能避免油烟刺激,这种饮食方式也更健康。此外,还应严格戒烟。
预防感染。普通感冒、流感等呼吸道感染也会导致哮喘急性发作或症状加重。所以,呼吸道疾病多发期尽量少到人流量大的地方,还应通过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预防感染。
保持健康饮食。哮喘患者不要吃过甜、过咸的食物,海鲜、螃蟹、辣椒等也可能诱发哮喘发作;可以吃一些粗粮、蔬菜水果(如雪梨、柑橘、枇杷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及深海鱼,这类食物具有一定的抗炎和增强免疫力作用。除此之外,建议每一位哮喘患者都去做一下过敏原检测,确保日常饮食不接触致敏食物。
适度运动锻炼。哮喘患者可以运动,但最好进行一些低强度运动和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散步、太极拳),用于持续增强体质和改善肺功能;寒冷干燥时要避免运动,尤其是跑步、打球等剧烈运动;运动场地要开阔,且运动前后要评估状态,运动时随身携带“万托林气雾剂、信必可都保”等可用于快速平喘的药物,防止运动意外;除此之外,腹式呼吸锻炼有助于改善哮喘患者缺氧状态和增加运动耐力。
增强免疫力。哮喘患者要保持充足睡眠、适度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及积极健康的心态,这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综上所述,哮喘患者要谨记“规范治疗+健康生活方式=自由呼吸!”,仔细落实好各种护理措施,守护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