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阑尾炎突然发作,引起患者下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临床常采取阑尾切除术,预防后续复发,缓解临床症状。阑尾炎手术后患者恢复期间,伤口容易发生感染,影响愈合与康复。那么,如何促进伤口愈合呢?这些阑尾炎术后护理知识你需要了解。
一、什么是阑尾炎?
阑尾位于人体右下腹,阑尾炎是指阑尾发生感染,出现炎症反应,进而可导致疼痛、肿胀。阑尾炎是常见的一种急腹症。
二、阑尾炎手术有哪些?
目前临床常用的阑尾炎手术主要由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前者在腹部做几个小切口,将腹腔镜植入腹腔内,借助视频头指引使用外科工具将阑尾切除;后者则是直接在腹部做一个相对较大的切口,将阑尾切除。
三、如何进行阑尾炎术后护理?
1、术后初期护理:
阑尾炎手术后初期护理中,患者保持平卧体位,能够减少患者腹壁张力,缓解疼痛,促进切口愈合。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变换体位,适当进行翻身、坐起等活动,促进肠道蠕动,预防肠粘连。一般在术后24h,患者病情稳定情况下,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尝试下床活动。术后初期麻醉药效解除后,患者往往会感觉切口疼痛,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止痛药,以减轻患者疼痛;同时可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减轻疼痛感。术后初期饮食中,以流食为主,如稀粥、藕粉等,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
2、伤口护理:
进行伤口护理,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恢复情况,主要观察有无红肿、渗液、出血等,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以防感染。护理人员定期帮助患者为伤口消毒、换药,患者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以免沾水,或导致伤口污染。护理人员叮嘱患者注意保护伤口,避免伤口受压迫或摩擦,尤其在咳嗽、打喷嚏时,可以用手轻轻按压伤口,尽可能减轻腹部压力,以免加重疼痛,甚至影响伤口愈合。
3、饮食护理:
术后根据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饮食护理应从流质逐渐过渡至半流质,给予面条、菜粥等易消化食物。术后一周以上,患者可恢复至普食,给予高蛋白食物,如肉类、蛋类、牛奶等,增加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与水果的摄入,促进身体机能恢复。同时,患者饮食应注意减少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加重胃肠道负担。饮食还应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引起不适;避免食用豆类等容易产气的食物,以免影响手术部位恢复。避免吸烟、喝酒,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4、运动护理:
阑尾炎术后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伤口愈合,同时预防肠粘连并发症。术后早期在床上进行运动,1~2天协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翻身运动;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在患者身体情况允许下,3~5天协助患者进行床旁站立、短距离行走。叮嘱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3个月内不可进行较为剧烈的体力活动。
5、并发症预防护理:
阑尾炎术后容易发生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患者术后因疼痛而影响排尿,导致尿潴留,可增加尿路感染风险。并发症护理预防需要建议患者多喝水、促进排尿,注意会阴部清洁,有效预防尿路感染。鼓励患者尽早下床,促进肠道蠕动,能够预防肠粘连。饮食中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物残渣在肠道内滞留,以防粘连。
阑尾炎术后护理关系着患者伤口的愈合、疾病的恢复,因此,患者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具体应做好饮食、运动、伤口、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护理,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