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胜本  单位:珠海市香洲区梅华街道兴发社区卫生服务站  发布时间:2025-08-14
38792

每天踏入工作岗位,你是否关注过身边无形的“敌人”?刺鼻的气味、轰鸣的噪音、弥漫的粉尘,这些看似寻常的工作内容,可能就是侵蚀你健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想真正保护自己?光靠“忍一忍”不行,被动依赖企业发个口罩、塞个耳塞更不够。国际公认的职业安全“黄金法则”指出:消除或替代源头危害,才是最高效、最根本的防护之道!而作为劳动者,我们既要懂法、知情,更要学会主动防护。

睁大眼睛,认清身边的“健康杀手”

这是自我保护的基础,主动识别岗位危害:

化学品危害:你接触油漆、胶水、清洗剂、油墨吗?这些可能含苯、甲醛等毒物,长期吸入或皮肤接触可致癌、损伤肝肾神经。

粉尘危害:从事打磨、切割、建筑等工作,接触矽尘、木尘等可引发尘肺病(肺部逐渐纤维化,呼吸衰竭)。

物理因素危害:长期在噪音车间(>85分贝)易致听力永久损伤;长期手臂震动(操作风钻等)可能引发手臂震动病(白指症)。高温、辐射也是常见危害。

不良工效学因素:长时间弯腰、重复性动作、超负荷搬运,易导致腰肌劳损、肩颈疾病、腱鞘炎甚至腰椎间盘突出。

生物因素:医护、实验室、动物饲养等岗位需警惕病毒、细菌感染。

个人防护——最后一道防线,必须扎牢

当源头消除和工程隔离(如封闭设备、通风系统)无法完全阻隔危害时,企业必须提供合规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PPE)。这是保护你的直接屏障,但使用不当等于“裸奔”。

你必须知道并监督:

1.用品对不对?——合规性是底线

防尘口罩:对付普通粉尘,普通纱布口罩完全无效!必须使用符合国标GB2626的KN95/N95级别(或更高)防颗粒物口罩。木尘、矽尘等危害严重的岗位,需要防护等级更高的防护口罩。

防毒面具:对付有机溶剂蒸汽(如苯、甲苯),普通活性炭口罩防护时间极短。必须使用配有对应滤毒盒(如A型防有机气体)的专用防毒半面罩/全面罩。

防噪耳塞/耳罩:耳塞包装上应有SNR值(降噪值),需根据车间噪音水平选择足够降噪能力的型号。耳罩需确保密封良好。

防护手套/服装/眼镜:材质必须匹配接触的化学物质(如防酸、防溶剂),不能随便用普通手套敷衍。防护眼镜要能防冲击、防化学飞溅。

2.用品好不好?——实效性是关键

是否及时发放?防护用品是消耗品,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和实际使用情况,免费、足量、及时发放。不能“一个口罩戴一月”。

是否适合有效?口罩是否贴合面部?耳塞是否正确佩戴且降噪达标?手套是否影响必要操作且能有效防护?防护服是否合身舒适?你有权要求企业提供合适的型号。

是否及时更换?活性炭滤毒盒吸附饱和后(表现为闻到气味、使用时间到上限)必须更换!企业是否有明确的更换制度和记录?防护用品失效期就是你的危险期!

健康监护——你的“健康雷达”不能失灵

定期职业健康检查不是走过场,是早期发现健康损害的唯一有效手段!

1.检查正不正常?

上岗前:入职前必须体检,建立基础健康档案。

在岗期间:按规定周期(如每年、每两年)进行针对性体检(接触粉尘的查肺功能、高千伏胸片等)。

离岗时:离开接触危害岗位时,必须体检。

应急检查:发生急性危害事故或接触极高浓度危害后,需立即检查。

你有权询问:企业安排体检了吗?体检项目是否覆盖了我接触的危害?周期对吗?

2.结果知不知情?

你有权知晓:法律规定(《职业病防治法》第35条),体检机构必须书面、如实告知你个人体检结果!企业无权扣押你的个人报告。你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特别是是否有早期职业健康损害征兆。

报告要留存:务必妥善保管每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这是重要的健康证据。

结语

职业病的预防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管理者、监管部门和一线员工全员携手,共同筑起坚不可摧的职业健康防线,守护每一位劳动者的健康与尊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