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床 > 心律失常:心脏跳动的秘密与隐患
作者:王德启  单位:枣庄市立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06
9

心脏,被誉为人体的“生命之泵”,以其精准而有序的跳动,维持着血液在体内的循环流动,供给各个器官和细胞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然而,当这一精密的系统出现紊乱,即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失去其固有的节律时,我们称之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医学术语,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生理机制和多样的临床表现。本文将深入探讨心脏跳动的秘密、心律失常的成因、表现以及潜藏的隐患。

心脏跳动的秘密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电传导系统精确地控制着心跳的节奏与速率。心脏跳动的节律起源于窦房结,成人清醒状态下频率多在55次/分~90次/分之间,这一规律的心跳确保了血液在全身循环中稳定流动。心脏的电信号从窦房结出发,通过心房和心室间的传导系统,依次激活心肌细胞,使它们有序地收缩和舒张,从而泵出血液。

心律失常的成因

心律失常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药物因素以及生活方式因素。

生理性因素:情绪波动、剧烈运动、睡眠不足等,都可能通过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导致心脏电传导系统的暂时性异常,从而诱发心律失常。

病理性因素:心血管疾病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病理性原因,如心肌炎、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都可能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干扰心脏的电生理活动。此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也可能引发心律失常。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阿托品、肾上腺素、苯海索等,可能对心脏传导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诱发心律失常。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生活方式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过度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以及长期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等,都可能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

心律失常的表现与分类

心律失常可能仅仅是偶尔的心跳加速,也可能预示着严重的健康危机。根据心跳的速度和规律性,心律失常大致可分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心律不齐三大类。

心动过速:指心跳速度过快,每分钟超过100次。常见的心动过速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心动过缓:指心跳速度过慢,每分钟低于60次。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是导致心动过缓的常见原因。

心律不齐:指心跳的节律不规律,时快时慢。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脏过早搏动(早搏)等都属于心律不齐的范畴。

心律失常的隐患

心律失常不仅可能导致心悸、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晕厥、休克甚至猝死。长期的心律失常可能会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增加中风风险,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心律失常还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心律失常需要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基本工具,可以记录心脏电活动的瞬间变化,通过分析波形,医生可以准确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此外,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心内电生理检查等也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控制症状、减少复发。非药物治疗则包括导管消融术、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等,这些方法可以根治部分心律失常,或有效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心律失常这一看似遥远的心脏疾病,其实可能就隐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通过深入了解心律失常的危险信号,我们可以更加警觉地守护自己的心脏健康。对于已经确诊的心律失常患者而言,与医生密切合作,严格遵循治疗计划,并结合生活方式的调整,是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记住,心脏健康关乎生命的质量和长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给予它足够的关注和呵护。

(枣庄市立医院)

王德启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链接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4-17
来源:柳州市中西医...
2025-04-17
来源:广西崇左市大...
2025-04-17
来源:南宁市第一人...
2025-04-17
来源:惠州市惠阳区...
2025-04-17
来源:1玉林市红十...
2025-05-08
来源:桂林市兴安县...
2025-05-08
来源:高唐县人民医...
2025-05-08
来源:广西柳钢医疗...
关注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