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师淑珍  单位: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5
63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主要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和遗传因素等引起,导致气道炎症和肺组织损伤,进而使肺功能逐渐下降。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每一次呼吸都可能成为挑战,但通过科学的肺功能锻炼,可以显著改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有氧运动:增强心肺耐力

有氧运动是指通过运动使身体的大肌肉群进行有节奏的收缩与舒张,进而提升心率和呼吸频率,增强心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

1.散步

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有氧运动,适合大多数慢阻肺患者。可选择空气清新的公园或车辆稀少的街道进行散步,每次20-30分钟,每天1-2次。在散步过程中,可以配合呼吸锻炼,如腹式呼吸或缩唇呼吸,以增强锻炼效果,同时,注意保持稳定的呼吸节奏,避免急促呼吸或屏气。

2.慢跑

慢跑对于轻症患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能够进一步提高心肺耐力,增强肌肉力量。在慢跑过程中,同样要注意控制呼吸节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呼吸困难。可以从慢跑与散步交替开始,逐渐增加慢跑的时间,直到能够持续慢跑20-30分钟。

3.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既能锻炼心肺功能,又能增强下肢力量,是一种较为温和的有氧运动,适合大多数慢阻肺患者。可选择平坦的路段进行骑行,避免上坡或下坡路段增加呼吸负担。

4.游泳

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同时减轻关节负担。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游泳是一种理想的锻炼方式,游泳时的水平漂浮状态可以减轻呼吸系统的负担,使呼吸更加顺畅。但需要注意的是,游泳时要选择水温适宜、水质清洁的泳池,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呼吸技巧训练:改善呼吸状况

呼吸技巧训练采用特定的呼吸方式,可以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状况,减轻呼吸困难。

1.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一种通过深呼吸让腹部鼓起,增加膈肌活动的呼吸方式,它可以改善通气状况,增强呼吸肌力量。练习腹式呼吸时,可以采取卧位或坐位,卧位时两膝下垫软枕,坐位时身体稍前倾,全身肌肉放松,用鼻子吸气,从口呼气,注意吸气要深而慢,呼气要慢而长。每天练习10-15分钟,可以有效增强呼吸肌力量。

2.缩唇呼吸

缩唇呼吸是指用鼻子吸气,呼气时嘴唇做出类似于吹口哨的形状,让气体慢慢从缩窄的嘴巴中呼出。这种呼吸方式能够锻炼气道的力量,提高肺功能。练习缩唇呼吸时,同样要保持全身肌肉放松,缓慢深吸气,然后撅起嘴唇轻松地做吹笛式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每天练习多次,每次持续几分钟,可以有效改善呼吸状况。

3.呼吸操

呼吸操是一种结合了呼吸和肢体动作的锻炼方式,通过练习呼吸操,可以进一步改善呼吸状况,增强呼吸肌力量。常见的呼吸操动作包括扩胸运动、转体运动、耸肩运动等。每个动作重复3-10次,每天练习三次。在练习呼吸操时,要注意保持呼吸节奏稳定,避免急促呼吸或屏气。

肌肉锻炼:提升整体健康状况

通过增强全身肌肉力量,可以减轻呼吸负担,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

1.上肢运动

上肢运动如扩胸运动、哑铃锻炼等,能够强化上肢和肩部的力量,对于恢复肺功能、提高呼吸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在练习上肢运动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重量和次数,避免过度疲劳。

2.下肢运动

下肢运动如踮脚运动、深蹲等,能够锻炼下肢肌肉,增强下肢力量,同时,通过有节奏地踮脚或深蹲,可以将呼吸锻炼融入其中,为肺功能恢复提供帮助。

3.全身性运动

全身性运动如瑜伽、太极等,能够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同时减轻呼吸负担,这些运动适合大多数慢阻肺患者,但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动作和强度。在练习全身性运动时,要注意保持呼吸自然、流畅,避免憋气或过度用力。

结语

慢阻肺虽然是一种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但通过有效的肺功能锻炼和生活习惯调整,患者可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症状。有氧运动、呼吸技巧训练和肌肉锻炼是慢阻肺患者肺功能锻炼的三部曲,它们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为患者带来显著的康复效果。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