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滕丽娜  单位:凌云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1
991

留置针即静脉套管针,由不锈钢穿刺引导针芯、导管/套管等部件构成,将针芯、导管刺入血管,而后撤出针芯,将导管留在血管当中,满足输液治疗需求。因为留置针能减少儿童对打针的恐惧感以及静脉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亦可便于临床用药,所以留置针在儿科较为常用。在使用留置针时,可能会出现导管堵塞、局部红肿、疼痛等情况,为了避免出现异常情况,家长应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日常护理工作。

宣教:在医护人员帮助下让儿童了解留置针

宣教是儿童留置针日常护理的关键之一,其目的是告诉儿童留置针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留置针以及使用留置针后的一些正常现象,使儿童能了解、接受并保护留置针,这可减轻家长日常护理压力。

在宣教过程中,家长应讲究方式方法,不可硬性说教,要结合图片或实例让儿童了解留置针,还要在宣教时加强心理护理,给予儿童鼓励与安全感,使儿童能减轻恐惧、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在此基础上乐于配合家长保护留置针,这使得留置针日常护理能够事半功倍。

观察:及时发现留置针部位的异常情况

观察是儿童留置针日常护理的常用举措,家长应留意留置针部位是否存在疼痛、渗血、红肿等问题,若发现异常情况需通知医护人员尽快处理。

通常留置针局部发红、肿胀、疼痛、瘙痒、能摸到条索状静脉、有脓液流出等均说明儿童患有因留置针而引发的静脉炎,需从预防静脉炎角度出发选用质地柔软的留置导管,在非关节位置穿刺,充分稀释血液,做到无菌操作。对于家长来讲,需在监督医护人员合规操作的同时密切观察儿童穿刺部位,稳固导管与输液管,适度减慢输液速度,减少移动。

约束:避免儿童留置针所在部位受损

约束是指控制儿童行为,避免儿童将留置针上的部件当作玩具,这会增加出血、堵管等可能性。

当留置针位于儿童的头部时,家长应在日常护理期间避免儿童抓挠,睡觉时应根据留置针所在位置而调整体位,以免部件压伤儿童皮肤。当留置针位于儿童的手部时,家长应控制儿童剧烈活动,如拍球、跳绳等,可以看书,也可以玩下棋、拼图等手部活动范围较小、无需两只手一起参与的游戏。当留置针位于儿童的脚部时,家长应不让儿童走路,睡觉时将软枕放在双腿之间,以免蹬踹导管,家长还可给儿童穿上柔软的袜子,达到保护留置针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袜子表面应无线头,避免线头缠绕导管。

若儿童因剧烈活动致使留置针脱落,家长无需紧张,要用棉球、棉签按压穿刺位置,约10分钟,在穿刺部位不出血的情况下检查导管,若不能保证导管完整,需要带儿童到医院接受检查。

干燥:不能让留置针沾水

在使用留置针期间局部皮肤不能沾水,使皮肤处于干燥状态,家长可用洁净的无菌纱布或棉签轻擦留置针周围皮肤。若遇到水流,家长应检查留置针是否进水,若确定有水流入需到医院检查,以免穿刺部位感染。为了降低穿刺部位感染的概率,家长在给儿童洗澡时最好避开穿刺部位,亦可在穿刺部位贴防水膜,还可用坐浴代替淋浴。

加固:避免留置针脱落

有些儿童活泼好动,容易出现留置针脱落的情况,这就需要家长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采用多种方法加固留置针。

用袜子与药盒固定。若儿童留置针位于手部,可以将长、宽分别约为8厘米、5厘米的硬纸板药盒放到棉袜当中,得到一个柔软且有支撑力的衬垫,将衬垫放在手下,并再用一只袜子包绕手部与衬垫,而后将输液管固定在袜子上,输液结束后取下衬垫,用袜子覆盖留置针所在位置,达到避免留置针脱落的效果。

用抗汗、高黏、透气胶布固定。打完针后用3M敷贴无张力粘贴留置针,而后家长可用裁剪为中空长方形的胶布加固,要求中空部位对准穿刺点,加固部位一半粘住敷贴,一半粘住儿童皮肤,有效减小渗液、渗血、针管滑脱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还可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亦便于家长观察留置针所在部位是否有肿胀、出血等情况。

用弹力网状绷带加固。若儿童留置针位于头部或四肢,可以将弹力网套在留置针上,此类网状绷带有松紧适宜、可调整局部压力、血液循环顺畅、防止敷贴卷边、儿童难以轻易抓挠留置针等优点,继而达到加固留置针的日常护理效果。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