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阙永红  单位:四川省蓬安县巨龙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8-29
59

秋冬交替时节,不少人常常因气温骤降或冷热交替而频频咳嗽,久治难愈,令人困扰。尤其是那些本就肺气不足或痰湿体质的人群,更易在换季时节“中招”。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外邪易袭,内虚易伤。因此,调护肺气、润燥化痰、增强正气,是缓解换季咳嗽、预防反复的重要一环。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食疗调养和起居有节等方法,可以帮助易感人群度过换季的“咳”关。

换季易咳的中医病因解析:为何肺总“先受伤”

在中医看来,肺是人体最“娇嫩”的脏腑,具有“娇脏”之称,其生理特点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宣发肃降”。肺与外界直接相通,是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因此一旦气候变化,尤其是在换季之时,肺最容易首先受到影响。中医认为秋燥、冬寒、春风均可成为致病因素,若防护不当,就可能引发咳嗽、咽干、痰多等症状。特别是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时,肺津易耗,导致宣发功能失调,使外邪乘虚而入。

风寒是换季咳嗽最常见的诱因之一。中医讲“风为百病之长”,风寒之邪最易袭表,肺主皮毛,风寒邪气通过鼻口侵入肺部,会引起肺气失宣,从而导致咳嗽频作。此外,秋冬之交常伴随空气干燥,燥邪伤肺,会出现干咳、无痰或少痰、咽干鼻燥等症。若气候突变,寒热反复,又容易扰乱机体阳气运行,使肺的肃降功能减弱,痰湿内生,进一步诱发咳嗽加重,甚至转为久咳不愈。

个体体质差异也是影响换季是否易咳的重要因素。如肺气虚者,常因肺卫不固,易受外邪侵袭,出现咳嗽、乏力、自汗等表现;痰湿体质者,多因体内湿邪重,脾运失调,导致痰湿上扰于肺,引发痰多咳嗽、胸闷不爽。此外,老人、小孩及久病体弱者本就体质偏虚,抵抗力差,更易因换季气候变动而发生肺系疾病。因此,在中医调护中,辨识个体体质、适应节气变化、防治结合是预防和缓解换季咳嗽的关键环节。

顺时调肺护正气:中医缓解换季咳嗽的实用方法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认为养生应顺应四时变化,特别是在换季之际,更应注重对肺的调护。针对换季咳嗽,顺时养肺是核心理念。秋季宜润,冬季宜温,春季宜疏,结合气候特点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肺气、提升正气,减少咳嗽反复发作。中医强调“治未病”,在季节交替之际,通过日常调理增强体质,可起到预防外邪侵袭、缓解肺系症状的作用。

在调养方法上,食疗是最简单易行的一种。秋冬季节应多食用滋阴润肺的食物,如银耳、雪梨、百合、萝卜、蜂蜜、杏仁等,具有养阴润燥、止咳化痰的作用。痰多者可用萝卜煮水饮用,干咳者可尝试百合炖雪梨,帮助润肺止咳。此外,适量饮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也对肺部健康有益。在穴位调理方面,可常按迎香、肺俞、尺泽等穴位,有助于疏风通窍、宣肺止咳。尤其在感觉到鼻塞、咽痒初起时,及时进行穴位按摩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艾灸调肺也是中医常用方法之一。使用艾条温灸肺俞、大椎、足三里等穴位,不仅可温阳祛寒,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换季感冒及咳嗽的发生。对于体虚易咳人群,可在秋末冬初定期艾灸进行预防调理。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不可忽视,应注意早睡早起、适当锻炼,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凉,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调肺护正气需从日常做起,通过饮食、手法、艾灸与起居的综合调养,可在无形中增强肺的抵抗力,助力顺利度过每一个易咳的换季时节。

换季时节咳嗽频发,反复难愈,往往与肺脏的脆弱特性和个体体质有关。中医强调“肺为娇脏”,更倡导在季节更替之际顺时调养,通过食疗润肺、穴位按摩、艾灸温养、生活起居等多种方式综合调护,以增强正气、扶助肺气、抵御外邪入侵。科学合理地运用中医方法,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症状,更重在预防,减少咳嗽反复发作。日常点滴中的调养与坚持,将成为护肺防病的关键所在,让人们在每一次季节转换中都能更加从容健康地应对。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