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格连  单位:封开县妇幼保健院  发布时间:2025-08-29
645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因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常被家长误认为“普通咳嗽”而延误治疗,若病情进展,可能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准确识别疾病进展中的危险信号,是及时干预、改善预后的关键。本文详解小儿肺炎需警惕的5个危险信号,同时提供鉴别与应对建议,帮助家长科学应对。

5个危险信号的识别与应对

1.呼吸异常:频率加快与节律紊乱。正常婴幼儿安静时呼吸频率为30~40次/分,学龄前儿童20~30次/分,若婴幼儿呼吸≥50次/分、学龄前儿童≥40次/分,或出现呼吸急促伴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提示肺部通气功能受损,可能发展为呼吸衰竭,此时需立即让患儿保持半卧位,清理口鼻分泌物,避免剧烈活动,同时拨打急救电话,途中密切观察呼吸状态。

2.精神状态改变:嗜睡、烦躁与意识模糊。肺炎加重时,毒素吸收及缺氧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患儿精神萎靡、嗜睡、对玩具及呼唤反应迟钝,或出现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易激惹,若伴随双眼凝视、抽搐等症状,可能合并中毒性脑病,家长需减少外界刺激,保持环境安静,监测体温与血氧饱和度,若血氧低于93%,立即准备吸氧并紧急就医。

3.面色与循环异常:苍白、发绀与四肢冰凉。肺部炎症导致气体交换障碍,机体缺氧时,患儿面色苍白、口唇及指(趾)端发绀(青紫),严重时面色灰绀,同时可能出现四肢冰凉、皮肤花纹、尿量减少(婴幼儿每小时<1ml/kg体重),提示循环功能障碍,有发展为心力衰竭的风险,需立即让患儿平卧,抬高下肢15~30度,注意保暖,避免按压四肢,快速送往医院救治。

4.持续高热不退与热型异常。小儿肺炎多伴发热,若体温持续超过39℃,且服用退热药后效果不佳(体温下降不足1℃或1小时内复升),或热型呈弛张热(体温波动超过2℃但未降至正常)、稽留热(体温持续39℃以上达数小时),提示感染较重或合并细菌感染,家长需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记录热型变化,遵医嘱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避免自行停药,同时配合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

5.咳嗽性质改变与痰液异常。早期咳嗽多为干咳,随病情进展转为湿咳,若咳嗽突然加重、频繁剧烈,或痰液由白色黏液状变为黄色、绿色脓性痰,甚至痰中带血,提示肺部炎症加重或合并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并发症。需鼓励患儿有效咳嗽排痰,婴幼儿可通过拍背辅助排痰,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雾化吸入祛痰药物,避免自行使用镇咳药掩盖病情。

日常鉴别与护理要点

1.与普通感冒的鉴别。症状差异:普通感冒以清涕、鼻塞、轻咳为主,无呼吸异常;肺炎咳嗽剧烈且加重,初干咳后转湿咳,伴呼吸急促(婴幼儿≥50次/分、学龄前≥40次/分)、鼻翼扇动。全身状态:普通感冒患儿精神状态良好,发热多为低热(<38.5℃),退热后活动如常;肺炎患儿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发热多为高热(≥38.5℃)且持续时间长,退热后仍乏力。就医指征:出现“咳嗽伴呼吸加快”“发热超3天且精神差”“安静时鼻翼扇动/三凹征”任一表现,需立即就医,通过胸片、血常规明确诊断。

2.家庭护理注意事项。环境管理:室内温度维持22℃~24℃,湿度保持55%~65%,干燥时用加湿器(每日清洁换水);每日上下午各开窗通风30分钟,通风时将患儿转移至其他房间,避免冷风直吹。营养供给:以蔬菜粥、鸡蛋羹等流质/半流质为主,少量多次喂食;按婴幼儿150~180ml/kg、学龄前100~150ml/kg供给温开水、米汤,促痰液稀释。防控与用药: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家长接触前洗手;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减量;每周复查胸片,观察炎症吸收并调整方案。

小儿肺炎的严重性远超“普通咳嗽”,家长需警惕呼吸异常、精神改变、面色发绀、持续高热、痰液异常这5个危险信号,一旦出现应立即就医,日常需学会与普通感冒鉴别,做好家庭护理,避免因延误治疗导致并发症。科学识别、及时干预是保障患儿健康、降低肺炎危害的关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