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艳  单位:天府新区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6-20
4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挑战。除健康生活方式外,药物治疗在高血压的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核心角色。本文将从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适应证与目标、常用药物分类及其特点、以及个体化合理用药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帮助大众科学认识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做到合理安全用药。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适应证与目标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启动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更应综合心血管风险、合并症和靶器官损害等因素。一般而言,血压持续≥140/90 mmHg且生活方式干预不足以控制者,需启动药物治疗。对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病、卒中病史等高危患者,即使血压未达该标准,也可提前介入药物治疗。

治疗目标主要是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和死亡风险。通常,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若患者合并高危因素,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Hg。值得注意的是,血压控制应循序渐进,避免血压下降过快引发低灌注症状,尤其是老年人。

常用降压药物的分类及特点

高血压药物主要包括五大类: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CCB)、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各类药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和适用人群。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主要通过利钠排水降低血容量,适合老年高血压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使用中应监测电解质,防止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钙离子流入,扩张血管,适合老年高血压及合并冠心病患者。常见副作用为踝部水肿和面部潮红。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能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适用于合并冠心病、心衰及心律失常的高血压患者。但在支气管哮喘及COPD患者中需谨慎使用。

ACEI(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可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扩血管并减少心肾损害风险。其常见副作用为刺激性干咳,若难以耐受,可换用ARB类药物(如厄贝沙坦、缬沙坦),两者均具有心血管及肾脏保护作用,尤其适用于糖尿病及蛋白尿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钾及肾功能,防止高钾血症及肾功能减退。

此外,其他降压药物如α受体阻滞剂(多用于伴有前列腺增生的高血压患者)、中枢性降压药(如可乐定)等,通常作为补充或特殊人群治疗的选择。

个体化合理用药与安全管理

高血压药物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和合理化用药原则。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年龄、心血管风险、合并症以及耐受性等因素综合制定。例如,老年患者血管顺应性下降,CCB类药物常被优先考虑;年轻患者若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适当选用β受体阻滞剂;伴有糖尿病或蛋白尿的患者,则首选ACEI或ARB以强化心肾保护。

合理化用药强调起始小剂量、逐步加量或合理联合用药。指南推荐使用双联或三联固定剂量复方制剂,能更好地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率。同时,联合用药更有助于多机制协同降压,减少单药剂量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安全管理是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应定期随访,监测血压、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尤其是服用ACEI/ARB及利尿剂时,要警惕血钾升高及肾功能损害风险。β受体阻滞剂需在停药时缓慢减量,以防“反跳”性血压升高或心律失常。患者需重视医嘱,切忌自行停药或随意调整剂量,以免血压波动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

药物治疗并非高血压管理的全部。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减重等)仍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二者相辅相成,方可实现血压的长期平稳控制。

结语

高血压药物治疗是一项科学、严谨的过程,涉及药物选择、剂量调整及随访管理等多个环节。只有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科学用药,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希望本文能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高血压药物治疗,做到心中有“药”,科学管理高血压,收获更健康的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