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丽  单位:简阳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13
3240

   爸妈吃药那些事儿:老年慢性病用药安全攻略。张阿姨最近总犯愁:老伴患高血压、糖尿病好几年,每天要吃七八种药,有时忘了吃,有时重复吃了,上次还差点把外用药膏当成口服药。其实,像张阿姨家这样的情况很常见——我国八成老人有慢性病,平均每人每天要吃4种药,用药安全成了全家的心头大事。 老人吃药,难在哪儿    为啥老人吃药这么让人操心?这得从三方面说起。    首先,老人的身体就像老化的机器,肝肾功能不比年轻人。比如肾脏排泄药物的能力,70岁老人比30岁时下降一半多。吃同样剂量的药,年轻人能顺利代谢掉,老人可能就会“积”在身体里。就像降压药硝苯地平,老人吃多了容易头晕站不稳,一不留神就可能摔倒。    其次,药太多容易"打架"。王大爷有高血压、冠心病,看完心内科开了三种药,转头去看关节痛,骨科又开了两种,结果五种药里有两种成分相似,相当于多吃了一倍,差点伤了胃。更麻烦的是,有些药搭配着吃会出问题:比如吃着降糖药,又加了某种感冒药,可能导致血糖突然降低,浑身发抖冒冷汗。    最后,记不住、看不清也是大问题。不少老人吃着吃着就忘了“早上吃的还是晚上吃的”,还有的把“每天一次”当成“每次一片”。独居老人更让人担心,有位阿姨觉得血压稳定了,自己停了药,结果突发中风住进医院。 破解难题,有这几招    其实,只要用对方法,老人用药安全是能保障的。试试这几个实用办法:    第一,给药物做“减法”    看病时带个小本本,把正在吃的药(包括保健品)都记下来,药名、吃法、吃了多久,一目了然。医生看到就不会重复开药了。另外,别迷信“药越多好得越快”,比如高血压患者,能一种药控制住,就别吃两种。每年可以去医院的“用药咨询门诊”,让医生帮忙“精简”药单。    第二,用工具帮老人记住    现在有带闹钟的分药盒,周一到周日,早中晚都分开,到点就响铃提醒。视力不好的老人,让子女把药瓶标签放大打印,或者贴个色标:红色是早上吃,蓝色是晚上吃。独居老人可以用智能药盒,没按时吃药,子女手机上能收到提醒。    第三,学会观察和记录    吃完药别撒手不管,留意老人有没有不舒服。比如吃降压药后,每天测测血压;吃降糖药后,看看有没有心慌、出汗(可能是低血糖)。家里备个小本子,记下“今天吃了什么药,吃了多少,有没有不舒服”,下次看病带给医生看。    第四,家里药箱要“定期体检”    每三个月整理一次药箱,过期的、发霉的、包装破了的,赶紧扔掉。内服药和外用药要分开放,比如红花油、风油精别跟降压药混在一起,免得拿错。 这些误区要避开    不少家庭在用药上有误区,得特别注意:    “中药没副作用,可以随便吃”——错!比如银杏叶类保健品,和抗凝药一起吃,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吃任何新药或保健品前,一定要问医生。    “忘了吃,下次多吃点补上”——错!降压药、降糖药都不能这样,补吃可能导致血压或血糖骤降,反而危险。如果离下次吃药时间还远,可以补吃;快到下次吃药时间了,就别补了,按原计划吃。    “症状好了,就能停药”——错!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病,多数需要长期用药,自行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弹。想调整药量,一定要先问医生。    老人用药安全,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关键是家人多上心,用对方法,让老人吃得明白、吃得放心。毕竟,平平安安吃药,才能健健康康地生活,这才是咱们最希望看到的。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