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寇亚平  单位: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09
481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咳嗽、流鼻涕等不适症状出现时,人们常笼统地认为“感冒了”。实际上,这种认知背后存在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流感)两种不同疾病。尽管同属呼吸道疾病且症状相似,但从致病根源到治疗方法都有明显差异。深入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准确判断健康状况,采取正确应对措施。

追根溯源:感冒与流感的病原体差异

普通感冒的病原体种类繁多,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都是“罪魁祸首”。这些病毒广泛存在于生活环境中,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便趁虚而入。鼻病毒偏好鼻腔黏膜细胞,大量繁殖后引发炎症,导致流鼻涕、鼻塞等典型症状;普通感冒型冠状病毒相对温和,与引发严重疾病的冠状病毒不同。以鼻病毒为例,其拥有超过100种血清型,这使得人体难以对其产生持久的免疫力,所以人们会反复患上普通感冒。

流感的病原体主要是特定的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是引发流感大流行和季节性流感的主因。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易变异,新亚型不断出现,这也是流感易引发全球大流行的关键。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慢,但仍能引发季节性爆发。甲型流感病毒的变异分为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抗原漂移是指病毒表面抗原发生小幅度的变异,每年的季节性流感大多由此引起;而抗原转变则是大幅度的变异,会产生全新的病毒亚型,往往会导致全球性的流感大流行。

季节规律:感冒与流感的发病时间特点

普通感冒全年都可能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季节交替时气温变化大,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需不断适应,抵抗力下降,给病毒可乘之机。人员密集场所空气不流通,也易导致普通感冒高发。在夏季,人们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室内外温差大,人体的毛孔在冷热交替中开合频繁,这会影响身体的正常调节功能,从而增加感染普通感冒病毒的概率。

流感季节性鲜明,通常在冬季流行。冬季低温干燥的环境利于流感病毒存活,病毒能在空气中附着于尘埃、飞沫,更易进入呼吸道。同时,冬季人们多在室内活动,空气流通差且接触密切,加速病毒传播。北半球流感流行季一般从10月持续至次年3至5月,南半球则集中在4至9月。研究表明,当环境湿度低于40%时,流感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的时间会显著延长,这也是冬季流感传播更快的一个重要因素。

症状较量:感冒与流感的身体反应对比

发热方面,普通感冒通常不发热或仅有轻、中度发热(不超过38℃),无寒战,发热1至2天即消退,因其引发的炎症反应较轻,免疫系统能快速控制病毒。流感则多出现39至40℃的高热,伴有寒战,病毒刺激免疫系统释放细胞因子,使体温调定点升高,且病毒复制快,发热可持续3至5天甚至更久。对于儿童来说,流感引起的高热更容易导致惊厥,这是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高热刺激下容易出现异常放电。

全身症状上,普通感冒以呼吸道局部症状为主,如打喷嚏、流鼻涕、咽痛,对日常生活影响小。流感全身症状严重,除发热、寒战外,还有搏动性头痛、四肢腰背肌肉酸痛,甚至简单的动作也变得困难,同时伴有明显乏力,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在老年人感染流感后,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全身症状往往更为严重,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且恢复时间更长。并发症方面,普通感冒很少引发严重并发症,多可自愈。流感则可能引发中耳炎、肺炎等,肺炎尤为常见,对老年人、儿童等高危人群风险更高,严重时可致呼吸衰竭。流感病毒还可能侵犯心脏、大脑,引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带来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例如,流感引发的暴发性心肌炎,病情进展迅速,短时间内就可能导致心脏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

病程和病死率上,普通感冒1至3天症状缓解,一周左右痊愈,病死率极低。流感病程5至10天,若合并并发症会更长,高危人群感染后引发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 四、应对策略:感冒与流感的科学处理方法

普通感冒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充足休息可让免疫系统集中对抗病毒,多饮水促进新陈代谢、缓解不适,保持室内通风降低病毒浓度。症状较重时,可使用非处方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能降温、缓解疼痛,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可减轻过敏样症状,使用时需按说明书剂量。对于儿童使用非处方药物,需要严格按照年龄和体重计算剂量,避免过量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中医治疗感冒经验丰富,风寒感冒常用感冒清热颗粒等辛温解表方剂,风热感冒可用银翘解毒片等辛凉解表药物。针灸选取大椎、风池等穴位调节气血、增强免疫,拔罐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肉酸痛。中医认为,大椎穴是人体诸阳之会,刺激大椎穴可以激发人体的阳气,增强抵抗力;风池穴能疏风解表,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在实际治疗中,曾有患者因风寒感冒出现头痛、身痛等症状,通过针刺大椎、风池等穴位,并配合服用感冒清热颗粒,症状在2至3天内明显缓解。

怀疑感染流感应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症状等开具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能抑制病毒复制,48小时内用药效果最佳。患者需居家休息,避免外出传染他人,同时保持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奥司他韦时需要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以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产生不良反应。

中医治疗流感也有显著疗效,银翘散、桑菊饮等方剂对初期发热、咳嗽等症状效果好,还会根据患者情况辨证论治调整药方。针灸、拔罐等外治法也能缓解症状,促进康复。在流感高发季节,中医医院常常会根据当年的气候特点和流行症状,推出预防流感的中药茶饮或香囊,通过药物的芳香气味和经皮吸收,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

总结与提醒

感冒和流感虽症状相似,但从病原体到治疗方法都有明显区别。轻微呼吸道症状、无发热或低热,多为普通感冒,休息、饮水即可缓解;若出现高热不退、严重全身症状,尤其高危人群,应立即就医。无论感冒还是流感,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都是预防和治疗的重要基础。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