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霞  单位:城步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29
10909

在手术室这个关乎生命健康的重要场所,有一项看似平凡却至关重要的工作——物品清点。从手术器械到缝针、纱布,每一件物品都必须严格核对,确保无一遗漏。尤其是那小小的缝针,哪怕少了一根,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那么,为什么手术室里对物品清点如此严格,一根针都不能少呢?

一、保障患者安全是首要原则

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身体组织被切开,内部器官暴露在外,处于高度脆弱的状态。此时,任何外来异物的残留都可能对患者造成极大的伤害。缝针作为一种金属制品,质地坚硬且尖锐,如果遗留在患者体内,后果不堪设想。

一旦缝针留在体内,随着患者的日常活动,它可能会在组织内移动。这种移动会对周围的血管、神经和器官造成损伤。比如,若缝针刺破血管,可能引发出血,严重时会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如果损伤到神经,可能会引起患者感觉异常、运动功能障碍,影响其生活质量;要是进入重要器官,如心脏、肺部等,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穿孔、气胸等,治疗难度极大,甚至可能无法挽回患者的生命。

而且,异物残留还可能引发感染。手术创口为细菌提供了入侵的途径,而缝针作为异物,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增加感染的风险。感染一旦发生,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疼痛、伤口红肿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败血症等全身性感染,进一步威胁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二、遵循严格的医疗规范和流程

医疗行业有着一套严谨的规范和流程,这是无数临床经验和实践的总结,旨在确保医疗活动的安全和有效。手术室物品清点制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它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

在手术开始前,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会共同清点手术台上所有物品的数量和完整性,包括缝针、纱布、器械等,并详细记录。在手术过程中,每添加或取用一件物品,都会及时进行核对和记录。手术结束后,再次进行全面清点,确保所有物品的数量与术前一致。这一系列的操作流程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忽,都可能导致物品遗漏。

三、维护医疗团队的信誉和形象

医疗团队的形象和信誉是建立在患者信任基础之上的。患者在选择医院和医生时,往往会把医疗安全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手术室出现物品遗漏的情况,尤其是缝针这样的关键物品,会严重损害医疗团队的信誉和形象。

一旦发生此类事件,患者及其家属会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度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引发医疗纠纷。这不仅会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也会影响整个医疗行业的声誉。在信息传播迅速的今天,负面事件很容易被放大和扩散,进一步加剧公众对医疗行业的不信任感。

四、体现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手术室物品清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高度的专注和责任心。每一件物品的清点都需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医护人员在进行物品清点时,要集中注意力,仔细核对每一件物品的数量和状态。

对于缝针这样的小物件,由于其体积小、数量可能较多,清点起来更加困难。医护人员需要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能,确保不遗漏任何一根。这不仅是对医护人员业务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其责任心的检验。

五、避免法律风险和纠纷

在医疗活动中,法律风险无处不在。如果手术室出现物品遗漏的情况,尤其是导致患者受到伤害,医院和医护人员可能会面临法律诉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有义务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如果因过失对患者造成损害,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物品遗漏引发的医疗纠纷往往会给医院和医护人员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在法律诉讼过程中,医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应对,同时还会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而医护人员可能会面临声誉受损、职业前景受阻等问题。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清点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概率,保护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

手术室里的物品清点工作,尤其是对缝针等物品的严格核对,是保障患者安全、遵循医疗规范、维护医疗团队信誉、体现医护人员专业素养和责任心以及避免法律风险的重要环节。每一根针都承载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容不得丝毫的疏忽和大意。只有严格落实物品清点制度,才能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