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症状的胆结石可能是人体健康“沉默的杀手”,没有症状就会让人忽略身体健康,而恰恰是此种忽略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那么,怎样预防和护理无症状的胆结石呢?
1.何为胆结石?
胆结石可分为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两种类型,其是指胆囊或胆管内所形成的硬结石,也是现阶段较为常见的胆道疾病。
胆结石的发生与多项因素有关:一是胆汁成分失衡,人体胆汁中的胆红素、胆盐以及胆固醇浓度比例一旦失调,就可能会导致胆固醇结晶并沉积,之后发展为结石。二是胆囊功能异常,胆囊在消化中有着重要作用,其能储存及浓缩胆汁,但如若胆囊功能出现异常就会导致胆汁无法及时排空,在胆囊内积聚形成胆结石。三是缺乏运动,一些人群没有运动习惯,常处于坐卧状态,因此肠道蠕动功能下降,而这也会对食物消化及胆汁排泄造成干扰,使得胆囊收缩能力较之前下降,因此胆固醇就会沉淀在胆囊内,导致胆结石的发生。四是遗传因素,有胆结石家族史的人群出现胆结石的概率会相对较高。
2.无症状的胆结石为什么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无症状的胆结石并不等于没有风险,反而这种“沉默的杀手”有时更致命。如果胆结石患者出现腹痛、背痛、发烧等症状,这些症状就会提醒其尽快就医,并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及时治疗。无症状性胆囊结石又被称为静止性结石、无症状结石,患者并无不适症状,但这也可能会导致其错失治疗良机,最终发展为胆囊癌这一胆道恶性肿瘤疾病。
3.如何预防无症状的胆结石?
首先,我们在生活中应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空腹时间过长,胆汁容易沉积形成结石,因此早上一定要定时吃早餐,如果工作忙实在没有时间也要吃几片面包或喝一杯牛奶;不建议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这样容易造成胆汁胆固醇浓度饱和析出形成结石,因此,牛油、猪肉、羊油等高脂肪食物,以及奶油、鱼籽、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应尽量少吃或不吃;想要预防结石病还要每天饮水量充足,建议成人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为宜。
其次,应养成定期去医院检查的良好习惯。一些胆结石高危人群,如不吃早餐者、肥胖者、高脂饮食者、年龄较大者或有胆结石家族史者,即便生活中没有相关症状,也应每年定时去医院检查才最稳妥,这样即便出现无症状的胆结石也能尽早发现并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引发严重后果。
此外,控制体重是预防胆结石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肥胖者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坚持运动等方式使自身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4.无症状胆结石的护理知识
一是要做到生活有规律,胆结石患者宜在早起后和晚睡前各饮一杯水,每天饮水量在2500毫升左右,这对于胆汁稀释以及排出非常有利。同时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建议患者可以选择散步、打羽毛球、乒乓球、太极等运动方式,坚持运动能对胆汁起到促排作用。
二是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胆结石患者生活中应规律进食,避免饥饱不均,也不能暴饮暴食;饮食方面要做到荤素搭配合理,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不宜过多,同时要多食用富含纤维素及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并注意粗细粮搭配食用。
三是遵医嘱应用药物,胆结石患者要遵医嘱定时定量应用解痉类、非甾体类抗炎药、利胆及抗感染药物,避免出现私自减药停药的情况。患者用药过程中应关注自身是否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若不良反应较大时还可联系医生,看是否需要对药物进行更换。
四是患者应当做好病情监测,无症状胆结石患者也要每年去医院进行一次复查,如若病情加重,医生建议手术,此时还要积极配合。
总之,虽然无明显症状的胆结石并不会给患者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但并不代表这一疾病不会带来风险。因此,生活中还应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以及运动习惯,并定期去医院进行体检,这样病情一旦加重也能尽早发现并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