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年呼吸道疾病及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许多病因仍不能确定,为关爱健康,希望通过本篇科普提醒家长们改善日常生活环境,避免与霉菌等毒物接触,为家人的健康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随着雨季的到来,湿气弥漫在室内和室外的空气中,我们生存环境中的一种微生物——霉菌,也在偷偷地滋生。霉菌如暗流一般,悄悄地滋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各个潮湿、阴暗、隐蔽的角落。它喜欢温暖潮湿的地方,如塑料盆底、未及时清洗的水杯底部、细窄的杯口、通风不良的墙壁、花盆、鞋柜等处。家里做饭、呼气、洗澡等情况产生的气体与温暖的空气叠加在一起,为霉菌生长提供了舒适的摇篮。
近些年,随着各种变异病毒的流行,大部分人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儿童健康问题则尤为显著,其中以反复呼吸系统疾病发作为主,在2023-2024年秋冬季,全国儿童内科接诊量呈现猛增的趋势,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占据90%以上。一些青少年儿童会反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时血象完全正常,却经常咳嗽或始终处于呼吸道敏感的阶段,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有的甚至就诊后被诊断为“肺霉菌病”。还有一些儿童,在没有任何家族史和毒物接触史的情况下,就诊后发现脑肿瘤或白血病。还有的孩子出现肠道功能紊乱,或腹泻或便秘,或消化不良,或营养吸收差、消瘦、生长发育不达标等。以上这些疾病以及不适或许不完全都是由霉菌所致,但如果霉菌一直围绕在人们生活的空气中、接触物或食物中的时候,一些身体的不适或许正悄然而至。
那么什么是霉菌
霉菌,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是丝状真菌的统称,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它既可以是自然界的“分解者”,也可以是人类疾病的“源头”。霉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有细胞壁,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它的菌丝发达,菌丝交织形成菌落,这些菌落可以是粉末状、绒毛状,且颜色多样(黑、绿、白、黄)。霉菌主要通过孢子繁殖,可随空气、水进行传播,它可以使健康食物转变成有毒食物,在食物中滋生,释放霉菌毒素。霉菌可“致癌”、“致畸”、“致突变”。霉菌包括曲霉、青霉、毛霉、链格孢霉等。砒霜作为剧毒为大家所熟知,但由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导致肝癌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所以识别和祛除霉菌对人类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
霉菌喜欢窝藏在哪
家里的墙角、柜子后面、卫生间洗手池、马桶周围角落、洗衣机内部、腐烂的绿植、厨房久放的食物,这些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如果上面长了黑色、深绿色且周围伴有细小绒毛状的附着物,那多半就是霉菌了。知道了霉菌的生存环境和它容易生长的地方,对付霉菌就不会那么迷茫。
据了解,幼儿园儿童的水杯大多为吸管杯,这种吸管杯的吸管与吸嘴接触处很难清洗,长时间的潮湿环境以及不及时的清理,会使霉菌暗暗地滋生在孩子们宝贵的水源中,在此呼吁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饮水工具,做到及时清洗、晾干,并定期更换水杯或吸管。
如何预防霉菌
最重要的就是切断适合霉菌生存的环境,所以首先要了解霉菌的生存环境。它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雨季室内室外空气都潮湿,冬季我们要保持室内温暖则紧闭门窗,那么除了保暖之外,保持干燥就尤为重要,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家中备一个温湿度计,以观察室内的温度与湿度。大部分霉菌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0至40摄氏度,环境湿度为70%至99%,在此环境下其生长速度极快。沐浴后的卫生间以及做完饭后的厨房,及时擦干水渍,减少水汽集聚,尽量保持室内湿度低于65%。冬季每天通风换气、夏季空调除湿模式或除湿机则成为保持室内干燥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未清洁的空调可能传播霉菌孢子,每年使用前则需专业清洗。
霉菌会被杀死吗
有人说,冰箱里面温度很低,是不是冰箱里面就不会有霉菌?其实不然,霉菌在温度低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缓慢生长,但并不会消失甚至被杀死,如果食物或者冰箱的密封条上面已经存在霉菌,则低温不会将其杀死,所以定期对冰箱消毒很重要,小范围的霉菌可以使用75%的酒精或使用0.2%浓度的小苏打水擦拭,不仅能除霉菌,还能去污垢。 清理霉菌时要注意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吸入孢子。大面积的霉斑(如墙面、天花板)等则需要专业的除霉并排查根源。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大部分家里使用了洗碗机,洗碗机一般清洗消毒温度为70摄氏度,这个温度只能杀死部分霉菌。如黄曲霉,它耐高温,80摄氏度都不能破坏其毒性,所以,如果发现食物变质,建议连同其盛装器皿一起扔掉。另外,洗碗机内槽也是霉菌容易藏匿的地方,使用后建议打开舱门通风,保持干燥。
霉菌可以引起过敏性鼻炎、哮喘反复发作、皮肤过敏,更严重者可能损伤肝脏、神经、血液等系统,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大人或孩子们的身体存在不适,在医院又达不到明确的疾病诊断时,不妨先从身边的生活环境着手,观察是否存在有毒物质,也可以进行过敏原检测,首先应远离对自身免疫有影响的过敏原或毒物。如果身边发现了霉菌请不要害怕,应果断清除并阻断其生存环境。希望无论是在潮湿的雨季还是寒冷的冬季,大家都能为家人的健康竖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