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双  单位: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发布时间:2025-09-02
52

在神经外科门诊,常有患者拿着检查报告浑身发抖:“医生,我脑子里长了瘤,是不是没救了?”这种将脑肿瘤与绝症直接挂钩的认知,其实是大众对颅内肿瘤的普遍误解。作为从业二十余年的神经外科医生,我想明确告诉大家:  约60%的脑肿瘤通过规范治疗可实现临床治愈  ,尤其是以下几类,患者完全能回归正常生活。

 一、脑膜瘤:缓慢生长的“良性居民”

脑膜瘤就像颅内的“慢性访客”,起源于脑膜组织,约85%为良性。这类肿瘤生长速度极慢,每年仅增大1-2毫米,很多患者是体检时偶然发现的。去年我们接诊过一位56岁的教师,体检时发现直径2厘米的脑膜瘤,因无任何症状,我们建议定期观察。三年后复查,肿瘤仅增大0.3厘米,至今仍未影响生活。

当脑膜瘤压迫脑组织引发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时,手术切除是最佳选择。现在借助术中导航系统,医生能像“拆弹专家”般精准定位肿瘤边界。我们科室近五年完成的320例脑膜瘤手术中,92%实现完整切除,术后十年复发率仅7%。一位40岁的工程师术后三个月就重返岗位,如今每年复查都能正常工作生活。

二、垂体瘤:可被药物“驯服”的内分泌调节器

垂体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5%,且绝大多数为良性。这类肿瘤的特殊性在于会影响激素分泌,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肢端肥大等症状,但这也为治疗提供了独特靶点。

对于泌乳素型垂体瘤,药物治疗往往能取得奇效。我们曾收治一位28岁的女性患者,因闭经溢乳确诊垂体瘤,服用溴隐亭三个月后,肿瘤体积缩小60%,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现已顺利怀孕生子。而对于较大的无功能性垂体瘤,经鼻蝶微创手术是金标准——通过鼻腔自然通道切除肿瘤,手术切口仅几毫米,患者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近三年我们开展的180例这类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仅5天,90%以上恢复正常工作。

三、听神经瘤:保留功能的“精准切除术”

听神经瘤虽长在关键的桥小脑 角区,但其良性特质让治愈成为可能。这种肿瘤起源于听神经鞘膜,早期常表现为单侧耳鸣,容易被误认为“衰老现象”。65岁的退休教师王先生就因忽视耳鸣症状,直到出现走路不稳才就诊,此时肿瘤已长至3厘米。

现代神经外科技术能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面神经和听神经。我们采用术中电生理监测,像“走钢丝”般避开重要神经纤维。在我们完成的120例听神经瘤手术中,78%的患者术后保留了有用听力,92%未出现面瘫。王先生术后不仅走路稳健,还能清晰听到家人说话,如今每天坚持散步锻炼。

 四、儿童颅咽管瘤:长期生存的治愈范例

在儿童脑肿瘤中,颅咽管瘤虽位置深在(靠近垂体和下丘脑),但属于良性肿瘤。这类肿瘤对放疗敏感,结合手术切除能取得理想效果。我们医院儿童神经外科近十年治疗的86例颅咽管瘤患儿,五年无进展生存率达83%,很多孩子术后正常入学,甚至考上大学。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是恶性脑肿瘤,也不等于宣判死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通过手术联合放化疗,中位生存期已从十年前的12个月延长至18个月,部分患者甚至能存活五年以上。关键是要早发现、早干预——当出现持续头痛、视力模糊、肢体无力等症状时,及时做头颅MRI检查,为治疗争取时间。

脑肿瘤治疗早已进入精准时代,从神经内镜到质子治疗,从靶向药物到免疫疗法,医学进步正不断改写“绝症”的定义。作为医生,我们见过太多绝境重生的案例,而科学认知与积极治疗,正是打破“脑肿瘤=绝症”魔咒的两把钥匙。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