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吸烟、空气污染、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的气道狭窄或肺气肿等结构变化,导致呼吸气流受阻,常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气短、疲乏等表现,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气道疾病。“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3.7%,估算我国患者数近1亿,患病率高、死亡率高。
夏季本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舒适期,但炎炎夏日,加上多雨,天气闷热、潮湿使慢阻肺患者每次呼吸都像在拖拽沉重的铁链,胸闷如巨石压胸,喘息似风箱嘶吼。此时也是调理肺脏的黄金时机,中医认为“春夏养阳”,夏季阳气旺盛,人体代谢增强,科学养肺可清除体内积寒,增强肺功能,结合现代医学与中医智慧,从饮食调整、运动锻炼、生活起居、中医外治等方面改善体质,预防冬季急性加重。
合理膳食,加强营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元素食物,如瘦肉、豆浆,还可进食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的食物,如大枣、番茄,起到润肺、抗炎作用,少食多餐,保证充足的水分,喝水以温开水为宜,有利于痰液的排出,每天饮水量1500~2000毫升,可适当吃葱、姜、蒜等辛味食物,补益肺气,忌烟酒、生冷、辛辣、油炸、含糖量高的食物及鱼腥发物。
运动与呼吸训练,强身健体
有氧运动: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游泳、太极拳等,在运动过程中,患者应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放松活动,预防运动损伤,每天的运动时间在30分钟左右即可,以微汗为宜,避免高温时段运动,空气质量不佳时减少户外活动。
呼吸锻炼。腹式呼吸:吸气鼓腹,呼气缩腹,每日3次,每次10分钟,增强膈肌力量。缩唇呼吸:缓慢呼气时缩唇如吹口哨,延长呼气时间,减少肺内残气。
生活规律,正确避暑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
保持愉悦心情,夏季注意防晒,高温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少暴晒,空调设为26℃左右,室内外温差≤7℃,避免冷风直吹。
每日开窗通风,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减少病原菌滋生。
多喝温水,出汗后及时擦干,避免骤冷骤热诱发感冒。
中医特色疗法,提高免疫力
穴位贴敷(三伏贴):夏季三伏天贴于肺俞、大椎穴,以缓解慢阻肺症状,提高肺功能。
艾灸调理:选取肺俞、足三里、关元等穴位,每周2~3次,以调和气血,温补肺肾。
针灸疗法:选取肺俞、脾俞、合谷、足三里等穴,每周2~3次,以调经络气血,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提前干预,预防感染
严格戒烟并远离二手烟、厨房油烟、粉尘等刺激源,长期接触者,佩戴口罩。
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可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减少急性加重。
血氧饱和度低于88%的患者需长期低流量吸氧(1~2升/分钟),配合无创通气改善二氧化碳潴留。
病情严重者需长期服用支气管舒张剂,定期检查肺功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