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飞  单位:青岛市即墨区七级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8-05
8578

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

二甲双胍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发挥降糖作用:

1.抑制肝脏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

在空腹状态下,肝脏会通过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而二甲双胍可抑制该过程,减少肝脏向血液中释放的葡萄糖量,从而降低空腹血糖。

2.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二甲双胍可提高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其摄取和利用葡萄糖,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状况,降低餐后血糖水平。

3.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

二甲双胍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肠道吸收葡萄糖,从而减缓餐后血糖的快速上升。

4.其他潜在益处

除降糖外,二甲双胍还可能带来额外获益,如:

减轻体重:部分患者服用后食欲下降,有助于体重管理。

改善血脂代谢:可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心血管保护作用:研究显示,长期使用可能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

二甲双胍的适用人群

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

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在不存在禁忌证的情况下,二甲双胍是初始治疗的首选药物。

超重或肥胖的患者:鉴于其不增加体重,甚至可能使体重轻微下降,故尤其适合此类患者。

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干预用药

对于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患者,二甲双胍可延缓甚至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尤其适用于肥胖或伴有其他代谢异常的高危人群。

与其他降糖药物联用

若单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效果不佳,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联合使用,以增强降糖效果。

特殊人群的谨慎使用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一般不作为主要治疗药物,但可与胰岛素联合使用,以改善血糖控制。

妊娠期糖尿病:目前证据有限,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

对于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该药在部分国家已被批准用于10岁以上的儿童,但仍需严格监测。

哪些人不宜使用二甲双胍

尽管二甲双胍安全性较高,但以下情况应禁用或慎用:

1.严重肾功能不全

当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小于30mL/min时应禁用,因为这会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当eGFR在30至45mL/min范围内时,需酌情减量,并密切监测肾功能。

2.严重肝病或酒精依赖者

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机体对乳酸的代谢能力下降,会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3.急性或慢性代谢性酸中毒

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乳酸酸中毒等,应暂停使用。

4.严重缺氧状态

如慢性心力衰竭、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等情况,由于组织缺氧,可能增加乳酸堆积的风险。

5.对二甲双胍过敏或不耐受者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若症状严重且持续不缓解,则需考虑更换药物。

二甲双胍的常见剂型及用法

1.普通片(速释片)

用法:每日2-3次,随餐或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特点:价格较低,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胃肠不适。

2.缓释片

用法:每日1-2次,通常晚餐时服用。

特点:药物缓慢释放,胃肠道副作用较轻,适合对普通片不耐受的患者。

3.肠溶片

用法:餐前30分钟服用,以减少胃部刺激。

特点:药物在肠道溶解,降低胃部不适风险。

建议:初始治疗时,宜从500mg/日的小剂量开始,然后逐步加量,直至达到最佳有效剂量(通常为1500-2000mg/日)。若漏服,不可加倍补服,应按原计划继续用药。

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1.胃肠道反应(最常见)

症状:恶心、腹胀、腹泻等。

应对: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选择缓释片或肠溶片。随餐服用,减少刺激。

2.维生素B12缺乏(长期使用)

症状:贫血、周围神经病变。

应对:定期监测维生素B12水平,必要时补充。

3.乳酸酸中毒(罕见但严重)

高危人群: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脱水患者。

症状:乏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

应对:立即就医,停药并纠正酸中毒。

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是一种极为关键的基础用药,它具有降糖效果确切、安全性良好以及经济成本较低等诸多优势,当正确运用二甲双胍,同时配合健康的饮食与适当的运动,可切实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患者需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合理用药,并且要定期对血糖、肝肾功能等相关指标展开监测,以此保障用药过程的安全有效。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