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秀华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5
587

孩子生病接受手术治疗后,家长们往往松了一口气,却容易忽视术后护理的关键环节——伤口护理。手术留下的“小窗口”看似不起眼,却承载着身体愈合的重任。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感染,影响孩子康复。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感染识别技巧,是守护孩子健康的重要一课。

儿童术后伤口护理的重要性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较弱,术后伤口更容易受到感染。一旦伤口感染,不仅会延长康复时间,增加孩子的痛苦,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全身性的并发症。同时,孩子好动、好奇心强的天性,也使得伤口更容易受到外力碰撞、摩擦,因此精心护理尤为重要。良好的伤口护理可以保持伤口清洁,促进组织愈合,降低感染风险,帮助孩子更快恢复健康。

术后伤口护理要点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在伤口未愈合前,要避免伤口沾水。给孩子洗澡时,可以采用擦浴的方式,用防水敷料覆盖伤口,防止水流渗入。如果不小心让伤口沾了水,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蘸干,然后用碘伏等医用消毒剂按照从伤口中心向外螺旋式进行消毒,消毒范围要比伤口大一些。若孩子出汗较多,也要及时用干净毛巾擦拭伤口周围,保持干爽。

正确更换敷料

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更换伤口敷料。更换前,家长要洗净双手,用医用镊子轻轻揭去旧敷料,动作要轻柔,避免拉扯到伤口。如果敷料与伤口粘连,可以用生理盐水浸湿后再小心揭除。更换新敷料时,要确保敷料平整地覆盖在伤口上,边缘贴合紧密,防止细菌进入。更换过程中,还需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

避免外力碰撞

为孩子选择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伤口的摩擦。避免孩子进行剧烈运动和打闹,防止伤口受到碰撞或拉扯。可以在孩子活动时,在伤口周围适当做些保护措施,比如在孩子腹部伤口处垫上柔软的小垫子。在家中,也要尽量减少尖锐物品靠近孩子活动区域,防止意外刮伤伤口。

合理饮食促进愈合

营养是伤口愈合的重要保障。为孩子提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瘦肉等,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同时,要让孩子多喝水,保持身体代谢正常。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富含锌的食物,如坚果、贝类,锌能加速伤口愈合。

儿童术后伤口感染的识别

虽然做好了护理工作,但仍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家长需要学会识别伤口感染的迹象,以便及时就医。

观察伤口外观

正常愈合的伤口边缘整齐,颜色逐渐由红肿转为淡粉色。如果发现伤口周围皮肤发红、肿胀明显,范围不断扩大,甚至出现水疱、脓疱,伤口处流出黄色、绿色或带有异味的分泌物,这都可能是感染的表现。一旦出现伤口皮肤颜色变紫、发黑,更要立刻引起重视,这可能是严重感染的信号。

关注孩子感受

孩子可能无法准确描述伤口的不适,家长要细心观察。如果孩子频繁哭闹,触碰伤口时哭闹加剧,或者总是不自觉地抓挠伤口,很可能是伤口疼痛、瘙痒,要警惕感染。若孩子突然对平时喜欢的玩具、游戏失去兴趣,也可能是身体不适的表现。

留意全身症状

当伤口感染严重时,孩子可能出现发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旦发现孩子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并且伴有上述表现,要及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尽快带孩子就医。此外,若孩子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情况,也需警惕感染引发的全身性反应。

感染后的应对措施

如果怀疑伤口感染,不要自行处理,应立即带孩子前往医院。医生会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伤口清创、换药,必要时还会使用抗生素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后续护理,密切观察伤口变化,直至完全愈合。感染治疗期间,家长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安抚,减少孩子因不适产生的焦虑情绪。

孩子术后伤口护理是一场需要家长耐心和细心的“持久战”。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及时的感染识别,我们就能更好地呵护手术留下的“小窗口”,为孩子的康复之路保驾护航,让孩子早日摆脱病痛,重绽笑颜。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